今年夏天,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滨海校园(以下简称“汕尾校区”)迎来了首届四年全日制本科生毕业典礼,600多名学子庄严拨穗正冠,“四年之约”圆满落幕。9月7日,汕尾校区顺利迎来2025级新生报到。今年就读于汕尾校区的新生共计1600余人,其中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200余人。
作为粤东西北地区首所“双一流”暨“211工程”高校,汕尾校区由广东省教育厅、汕尾市政府、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四方共建,中建科工承建。校区坐落于汕尾市马宫街道,总占地面积约60.24万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离入海口仅400米,是全国首个建在“水上”的大学校园。目前,校区在校生总数已达5300余人,创历史新高。
这座滨海高校的诞生,是一次从“水豆腐”上打地基的艰难挑战。原址为水产养殖区,约80%的施工面积覆盖着平均厚度15.1米的淤泥层。项目团队通过优化设计,调整人防地下室位置至地质较好的区域,并划分五大回填区,综合运用震动沉管、水泥搅拌桩等多种软基处理技术,最终在90天内完成近300万立方米土方回填,为校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景观设计上,校区秉持低冲击开发和生态融合理念,不设传统围墙,而以排洪渠和景观水系代之;校园内引入海水形成人工湖,利用自然潮汐实现水体循环与自净,打造出与周边自然交融的滨水景观。如今,20栋建筑错落有致地镶嵌于山水之间,人文气息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现代版“水上大学”的动人画卷。
2020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启动建设,仅用400天便完成主体工程,于2021年9月迎来首批新生。项目高峰期施工人员超2000人,面对疫情及周边配套不足的挑战,项目党支部创新打造“工友村”,构建“5分钟服务圈”,有效提升了建设效率与工人生活质量。工友村占地约1万平方米,由11栋楼组成,以本地“汕尾八景”和“三大行动”命名。除了基础生活设施,项目还推出包括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心理关怀等六大“办实事”套餐服务。工友们可在医疗室接种疫苗,在食堂观看红色电影,享受定期的义诊、义询和义剪服务。
春节期间,600多名工人和100多名管理员选择坚守工地,就地过年,只为同一个目标——早日建成汕尾市第一所大学。“虽然身在外地,也觉得这个年暖暖的。在设施齐全的‘工友村’,环境更好了,生活上也很方便。”来自辽宁大连的项目现场主管孔钦友说。
项目团队带领工友共同实现了90天完成300万立方米土方回填、30天完成 1600根工程桩施工等里程碑节点,项目工友村案例还成功入选了《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
汕尾校区不仅建设速度快,更注重品质与人文关怀。项目团队建设了8栋环保宿舍,配备标准四人间、上床下桌、独立卫浴及阳台。宿舍楼下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慢跑径,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宿舍楼采用架空层设计,既防潮又提供公共活动空间,楼间庭院实现景观与生态融合。因食堂饭菜美味可口,华南师范大学又被大家戏称为“华南吃饭大学”。汕尾校区的食堂可同时满足上千名学生用餐需求,还将延长营业时间,满足学生夜宵需要。饭堂内设置的茶座、书吧等更是学生们休闲聚会的绝佳场所。
办学四年来,汕尾校区已实现本硕博一体化招生,覆盖9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专业和1个博士专业,为汕尾地方人才培养作出历史性贡献。如今,这座水上校园正持续引领粤东北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青春奋斗的故事。(郑雪云 汕尾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