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南沙街道以创新为驱动,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通过优化投放点设置、推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提升AI智能监管水平三大举措,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为绿美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主办方供图)
科学优化布局,提升分类效率
南沙街道以“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为原则,对辖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全面摸排和精准施策,提出并实施投放点“撤、并、改”优化设置方案。经过科学调整,共计撤并37个投放点、变更54个投放点模式,更改4个投放点位置,有效解决了原有投放点设置冗余、布局不合理、群众投诉集中等问题。同时,通过对原有裸露桶加装桶罩,有效隔绝垃圾桶臭味外溢。部分投放点升级为厢房式,集投放、暂存、中转等功能于一体,解决了垃圾满溢、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实现了投放点使用的“高效高质”,提升了居民投放体验和社区整体环境质量。
创新“以奖代补”,激发物业动力
街道创新推行“以奖代补”工作模式,制定并印发《南沙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方案》。以辖内各住宅小区为考核对象,通过人工巡查和监控智能识别,对投放点的点位建设、保洁管养、分类效果进行月度考核评估,结合市、区两级检查情况综合评分,依据考评成绩发放奖励经费。这一举措充分提升物业服务单位的积极性,有效激励物业服务单位常态化做好分类投放点的日常管养和站桶指导服务,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科技赋能监管,提升管理效能
南沙街道着力推进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实现辖内住宅小区投放点智能视频监控全覆盖。借助AI智能识别功能,实现无人定向检测垃圾满溢、垃圾落地等问题。同时,安排专人专岗线上监控分类指导人员值守情况,发现问题实时提醒小区物业并限时整改。这种“云督导”“云调度”的智能监管模式,有效弥补了线下巡查的局限性,大幅提升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效能。
接下来,南沙街道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探索更多创新举措,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不断完善投放点建设,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为建设美丽南沙贡献力量。(陈赞亮)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