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8点,泉州威远楼被璀璨的灯光点亮,一场科技与艺术、传统与未来深度对话的盛宴在此拉开帷幕——“AI无界·艺术共生:2025世遗泉州AI艺术展”正式开幕。这座承载着泉州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与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碰撞,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本次展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指导,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共同承办。展览现场,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主任张维国,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肖长培,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等众多领导嘉宾齐聚一堂,还有来自马尔代夫、津巴布韦、爱尔兰等多个国家的政要、驻华使节,以及知名整策人陆蓉之,著名演员徐锦江夫妇等艺术界人士,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到场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AI与艺术的融合为世遗泉州注入了全新活力。本次展览以人工智能为独特媒介,将天后宫、开元寺、伊斯兰石刻、木偶戏、南音等泉州文化遗产巧妙转化为动态数字作品,生动展现了文化遗产之美与科技的温度。刘林霜还向更多艺术家发出诚挚邀请,期待他们来泉州采风,用AI艺术呈现泉州世遗底蕴和“一带一路”发展新图景,并预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国际著名整策师陆蓉之女士也送上美好祝愿。她高度评价了展览的学术价值与世遗泉州的创新精神,认为此次展览不仅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前瞻视野,更为当代艺术生态注入了新鲜活力。陆蓉之特别提到,展览通过多元媒介的融合,完美呼应了时代精神,她寄语创作者持续突破边界,共同推动文化未来的新发展。

步入展览现场,近百件多元科技艺术作品映入眼帘,涵盖AI交互、影像、灯光、声音等沉浸式空间的科技艺术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数字艺术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聚焦泉州22处世界遗产点以及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AI生成艺术,将开元寺、洛阳桥等标志性文化符号转化为富有现代视觉语言的数字艺术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古老的历史遗迹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再现古城千年风貌的同时,也赋予其崭新的生命力,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语境下的创新魅力。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实验,更是一次文化共创的大胆实践。主办方提供了开放的AI创作工具,观众可以参与生成具有泉州文化特色的个性化数字作品,真正实现“人人皆可数字创作”,推动全民艺术共创生态的形成。这一举措打破了艺术创作的传统边界,为泉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丰富的历史遗存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AI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此次展览借助人工智能的“笔触”,引领公众在光影交织中感受泉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领略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赋能下的无限可能。

开幕式后,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主办方诚挚邀请各界人士前往参观,共同探寻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共生的奇妙之旅,见证AI技术与泉州文化遗产的精彩碰撞,体验一场跨越时空的数字艺术盛宴,在古老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世遗泉州的独特魅力。(傅剑飞)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