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中华白海豚群现身汛洲岛海域,见证饶平海洋生态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25-09-19 15:29:0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9月14日,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再度现身饶平县海域,当地群众在汛洲岛附近海域捕捉到白海豚成群逐浪的珍贵画面。

视频中,几只中华白海豚结伴畅游,时而跃出水面,时而相互追逐,银白色的身影在碧波间划出灵动弧线。李女士回忆道:“当天下午4点左右,我们正在沙滩清理,突然发现了两群白海豚。我们立即用无人机抓拍,虽然遗憾错过了其中一群粉红色的个体,但成功记录到了另一群的活跃画面,心情特别激动。”

据了解,中华白海豚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对栖息地环境要求十分严苛,是衡量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活指标”。李女士表示:“这群白海豚其实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近几年,这个海豚来的次数真的很多,证明我们这边海域其实是很干净的,因为白海豚它对海的水质要求特别高。”

近年来,饶平县紧密围绕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建设美丽海湾的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规范海水养殖、开展海洋垃圾清理整治行动、推进岸线生态修复保护,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潮州市生态环境局饶平分局海洋生态环境股股长何锦煌介绍:“近年来,饶平县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大幅提升,从2020年的36.6%,提升至2024年的61.5%。今年春季的优良面积比例更是达到95.6%的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大埕湾、柘林湾多次拍到中华白海豚出没的身影。”

海洋的馈赠依赖于其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饶平县深入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强化海域清理整治,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的理念,切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缓解海域生态压力,让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作为全市“蓝色海洋经济带”的主战场,饶平县已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国渔业大县”“广东省首批海洋强县”等国字号招牌。依托533平方公里海域和136公里海岸线,乘借“百千万工程”东风,加快建设现代化“蓝色粮仓”,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4年,饶平县渔业产值近60亿元,助力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近到远”的新变化。中华白海豚的频频到访,正是这片海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最动人的见证。(郑雪云 饶平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