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看到我手上拿着一副眼镜,这是陈刚书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仪式上带来的一副眼镜,我要跟大家报告。这款眼镜是我们玉林籍企业家研发、生产、制造的,我戴着这副眼镜。有两个目的想告诉大家,第一个目的,我们要张开双臂拥抱现在的这个新势。第二个目的,我的讲话稿定在这眼镜里。”这是广西玉林市委书记在9月19日玉林市招商引资推介会的开头语。推介会集中展示了玉林市的发展机遇与投资环境,现场签约项目27个,涵盖战略合作、人工智能和产业项目等多个领域,标志着玉林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对外开放方面迈出新步伐,为玉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介会由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惠强主持。

玉林市委书记王琛在致辞中,通过 “敢闯敢干的创业精神”“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融汇天下的包容精神”三大精神,向现场嘉宾全方位解读玉林。
王琛指出,玉林崇商经商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宋朝就被誉为“岭南都会”。改革开放以来,玉林人以“一根扁担闯天下”“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的创业豪情,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创业传奇,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玉林人经济”。近年来,玉林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经济增速一年登上一个新台阶,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长6.1%,高于全国全广西平均水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均历史性跃居广西第一。开放步伐越来越豪迈,玉林无中生有、“借地建港”,实现了由内陆腹地向沿海城市的华丽转变,构建起集机场、码头、高铁、高速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成为联动“两湾”、通达东盟的开放前沿,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速连年倍增,稳居广西第一。发展环境越来越优越,深入推进以文塑城、以文兴产,文化事业、文旅产业欣欣向荣,玉林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玉商回归项目投资总额超1300亿元,营商环境满意度综合评价连续10个季度居广西第一,连续6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王琛说,玉林人捕捉时代前沿机遇、把握技术演进脉搏,前瞻布局推进“玉林智谷”建设,坚持“小、快、灵、美”定位,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打造智能动力、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创新生态板块,建设辐射东盟的低空装备制造基地,累计培育自治区级智能工厂示范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56家,玉柴获评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玉林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在玉林,智能应用场景全面起势、走进千家万户,覆盖商贸流通、教育医疗、民生服务等全领域,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全新动能。
王琛强调,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贾云集,到改革开放的弄潮四海,再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千帆竞发,玉林人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度融入京津冀、江浙沪、粤港澳等地区创新生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技术共研、市场共拓的利益共享机制。玉林发挥侨乡优势,深化国际合作,与东盟国家商会共同发布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倡议,推进海外商贸联络中心和海外仓建设,开拓外贸业务国家和地区160个。王琛最后诚挚邀请各界人士成为玉林的城市合伙人,共同壮大“玉林人经济”。
广东茂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惠灵,广西北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曾作琴,中国建筑(广西)总部董事长、中建广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延峰,缅甸广西总商会创会会长兼荣誉会长陈荣等嘉宾也先后致辞。他们对玉林近年来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认可,表达了对深化区域合作、共建共赢前景的强烈期待。

在招商推介环节,玉林市相关部门领导聚焦不同领域,全面展示玉林的投资优势与发展前景。
玉林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庞立新全面介绍了玉林的区位交通、政策红利、要素保障和产业基础。他指出,玉林作为广西最大侨乡和人口第二大市,享有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企业所得税最低可至9%,营商环境满意度连续10个季度居广西第一。
玉林市大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刘小琴重点推介了玉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她表示,玉林坚持“小、快、灵、美”定位,打造“玉林智谷”,并在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香料、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丰富应用场景,为AI技术提供“落地盛宴”。
玉林龙潭临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林博亮和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梁春锋分别就临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作招商推介。龙潭园区聚焦新能源材料、有色金属等六大千亿临港产业链;经开区则以玉柴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香料精深加工三大特色产业。(梁科勇 蒋超杰)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