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一份支援函打破了周末的宁静。2025年9月28日下午1时许,澄海区人民武装部作战值班室内,蒋兵喜部长面对潮南区发来的求援,立即展开研判部署。窗外,台风过后的天空尚未完全放晴,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跨区驰援已悄然启动。

(通讯员供图)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对我们日常战备训练最直接的检验!”蒋兵喜部长的动员令,在 “军民融合实战化训练体系”支撑下,一支20人的民兵应急消杀突击队,仅用一小时许便完成集结。这支队伍中,既有12名历经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多重考验的“老兵”,也有8名持有专业消杀资质的“技术骨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铮铮誓言。
在潮南区某村的巷道深处,民兵小王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他肩扛超低容量喷雾器,对每个角落进行立体消杀,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迷彩服上晕开深色印记。“平时训练时部长常强调‘细节决定成败’,现在每个角落都必须覆盖到位!”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参战民兵的共同心声。他们创新运用“分区包干+交叉复核”工作法,完成预定重点村居全面消杀。
更令人动容的是,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自发编写的潮汕话版《防蚊三字经》。“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保健康、护家园...”这些朗朗上口的乡音俚语,让疫情防控知识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
“我志愿加入中国民兵,坚决服从命令...”铿锵誓言仿佛还在久久回荡抗疫一线的民兵耳畔。其中党员民兵主动请战最偏远村落、最复杂区域, “党员突击小组”成为这场特殊战役中最锋利的尖刀。
“看到澄海民兵的迷彩服,心里就特别踏实!”潮南区村民陈伯的这句由衷赞叹,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共同心声。这支队伍不仅带来专业防控力量,更架起区域协同的连心桥。他们与当地干部混编作战,共享“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经验,创新的“流动消杀+定点监测”模式因其显著成效,获得村民交口称赞。
夜幕降临,首日任务圆满完成。民兵们收拾行装,准备次日再战。蒋兵喜部长指出:“这次跨区支援充分证明,我们的战备训练方向正确、成效显著!”陈向峰政委则强调,要将此次实战经验转化为提升应急能力的宝贵教材,持续深化“训战结合”理念。
此时此刻,那抹动人的迷彩绿依然在夜色中跃动。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澄海民兵,用汗水书写着“不负人民重托,不负平时备战”的初心答卷,在强国强军的伟大征程中,继续谱写着军民同心、共护家园的壮丽诗篇。明天,当初升的朝阳再次照耀这片土地,这些可敬的迷彩身影又将奔赴新的战场,用忠诚与担当继续守护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陈赞亮 蒋兵喜 陈向峰 吴慧艺 王兵 陈凡 曾捷冰 蔡丽嫦)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