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李庆国、张清等多位专家共同编写的《江苏高血压防治科普手册(方言版)》正式推出。该手册立足江苏气候、饮食、文化及生活习惯特点,以方言为 “桥梁”,用接地气的案例、实用的方案破解高血压防治难题,从疾病认知、运动、营养、心理、药物、睡眠到应急处理、康复资源整合,构建了一套专属江苏人的高血压防治体系。后续将通过论文截图形式,进一步呈现手册中的数据支撑与实操细节,助力民众更直观掌握防治要点。

数据触目惊心:江苏高血压防控面临 “地域挑战”
手册开篇即揭露江苏高血压严峻现状:每 4 个 15 岁以上人群中就有 1 人患高血压,成年患者超 1500 万,且每年以 50 万人的速度递增。30 岁的无锡工厂职工因三班倒、常吃高油高盐外卖查出高血压,南京张阿姨逛夫子庙时因血压飙至 180mmHg 突发头晕 —— 这些真实案例,打破了 “高血压是老年病” 的认知误区。
深入分析可见,江苏的 “地域特征” 成为高血压高发的重要诱因。梅雨季高湿低气压环境,让血管如同 “发潮生锈”,南京鼓楼医院数据显示,此季节心血管急诊量显著上升;饮食上,如皋香肠、高邮咸鸭蛋等特色美食暗藏高盐危机,江苏人日均食盐摄入量达 11 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 5 克标准;而昆山电子厂加班熬夜、南通纺织女工 12 小时久坐等生活场景,更让年轻群体成为高血压 “新目标”。

接地气科普:用江苏元素破解防治 “认知壁垒”
针对民众对高血压的认知盲区,手册创新采用 “江苏特色比喻” 解读疾病:将无症状高血压比作 “无锡小笼包滚烫汤汁”,警示 “外表无症状,内里藏风险”;把血压忽高忽低比作 “如皋水绘园九曲桥”,强调波动比持续高血压更危险;将并发症连锁反应喻为 “常州恐龙园过山车”,直观展现心梗、脑梗等严重后果。
同时,手册提炼江苏人易忽视的高危信号:晨起头晕如 “连云港花果山晨雾”、手指麻木似 “苏州刺绣拿针久感”、夜间尿频像 “南通濠河涨潮”,让民众能通过日常感受初步判断健康状况,避免延误诊治。
多维防治方案:把 “江苏特色” 融入每一个健康细节
在运动处方上,手册推出 “地域专属运动法”:南京玄武湖健步走,每天 3 圈消耗热量相当于 10 碗鸭血粉丝汤;苏州平江路太极拳,经苏大附一院研究证实降压效果提升 30%;南通狼山登高,坡度训练模拟 “如皋火腿纹路”,兼顾锻炼与观景。同时明确禁忌:饭后吃扬州炒饭需等 1 小时再运动,雾霾天晨练改练八段锦,血压超 160/100mmHg 先吃药再运动。
营养方面,手册结合江苏美食给出 “限量版食谱”:早餐 2 个无锡小笼包搭配加溧水黑莓的杂粮粥,午餐 150 克清蒸太湖白鱼配南京江心洲水芹香干,晚餐南通文蛤炖蛋搭扬州宝应芦蒿。同时曝光 “厨房隐形炸弹”:镇江香醋每日不超 15ml,高邮咸鸭蛋蛋黄每周最多 3 个,泰州蟹黄汤包每月仅能吃 2 次,让民众在享受美食时兼顾健康。
心理与睡眠调节同样 “本土化”:听苏州评弹《珍珠塔》可改善心率变异性 23%,体验扬州搓背能让皮质醇水平下降 31%,南通 “没得命” 宣泄法可降低焦虑指数 28%;睡眠上,推荐南通如皋蚕丝被(湿度稳定 50%)、常州梳篦梳头(每日 10 分钟)、连云港山海枕(艾叶薄荷填充),同时提醒睡前刷抖音、喝宿迁洋河大曲、卧室过亮等 “睡眠禁忌”。
药物与应急:纠正常见误区,明确 “江苏版” 行动指南
手册重点纠正江苏人服药三大误区:指出 “血压正常就停药” 如同 “汽车爬坡松油门”,强调高血压需长期管理;澄清 “进口药一定好”,推荐泰州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性价比高且通过一致性评价);破除 “中药能根治” 误解,明确中药仅可辅助,不能替代西药。同时给出 “服药黄金法则”:晨起空腹吃如 “徐州人喝辣汤趁早”,漏服不补双倍似 “苏州人吃面不硬塞”,监测副作用像 “南通人吃脆饼咯牙就吐”。
应急处理环节,手册提炼 “江苏版急救口诀”:“头晕头痛别硬扛,立刻拨打 120;硝酸甘油舌下含,嚼服阿司匹灵;家人莫慌莫乱摇,保持安静等医生”,并建议家庭急救包配备苏州产速效救心丸、无锡欧姆龙血压计及应急联系卡,确保关键时刻能 “救命”。

资源整合与长期管理:让高血压防治 “有依可寻、持续有效”
手册梳理全省康复资源: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年管理患者超 5000 例,苏州苏大附一院推出 “太极降压组合拳”,徐州徐医附院设肾性高血压基地;特色服务如南通 “江海健康行” 覆盖 85% 社区、扬州 “运河健康课堂” 年办 120 场讲座、连云港 “花果山森林浴”(负氧离子超国标 5 倍),为患者提供多元化支持。
长期管理方面,手册倡导江苏人建立 “健康存折”:每日存入 30 分钟运动 + 8 小时睡眠,每周召开家庭健康会议(盐城试点效果显著),每年进行 2 次全面体检(推荐南京鼓楼医院);更鼓励民众 “写给未来的自己”,以退休后游遍江苏的愿景,激励当下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据悉,该手册以方言为纽带、地域文化为载体,让高血压防治知识从 “生硬说教” 变为 “身边故事”,后续通过论文截图补充的研究数据与细节图表,将进一步提升手册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无论是无锡小笼包的食用限量,还是苏州评弹的养生功效,都让江苏民众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掌握健康技能,为长江流域高血压防治提供 “江苏经验”。
(李庆国、张清、施林生、李志远、钱琦、邵峻)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