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位于川滇交界、金沙江畔的会东县,迎来了软籽石榴丰收上市的旺季。以往藏于深山的“甜蜜果实”,如今正借助电商网络,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乃至未来可能抵达的海外市场,书写着属于一颗石榴的 “突围故事”。

9月23日,走进会东县山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石榴分拣打包仓库,机器运转声与工人的忙碌身影交织成丰收的乐章。工人们手眼并用地挑选果实、套袋装箱、粘贴快递单,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据了解,仓库每天需 50名左右工人协作,每人日均收入可达300至400元,既解决了本地就业,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数据显示,当前仓库每日可发出石榴约6000多件,重量约5至6万斤,按照这一节奏,今年该公司软籽石榴通过电商渠道的总发货量预计将突破200万斤。

“我们前后考察了两三年,最终选定会东石榴,就是看中了它的独特优势。”四川天府菜篮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翊华的话,道出了合作的初衷。在他看来,会东石榴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然成熟”,相比其他产区,这里的石榴采摘期更靠后,果子能在枝头充分积累糖分,口感更清甜;加上当地交通便利,合作农户热情配合,为规模化销售打下了基础。
此次合作中,四川天府菜篮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凉山州农投公司,采用“天府菜篮子 + 凉芯农品”双品牌模式,通过品牌塑造与礼盒包装,让会东石榴摆脱了“散装卖”的传统路径。“目前已销出40多万斤,覆盖新疆、甘肃、广州等七个省市,市场反馈特别好。” 李翊华透露,这次合作也是一次“模式验证”,待品控标准、物流流程等环节完全跑通后,明年计划拓展东欧市场,让会东石榴从“全国游”迈向“全球游”,让国外消费者也能尝到会东的甜。
能获得市场认可,严苛的品控是关键。“从果子下树到发货,我们要闯过‘多道关’,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拿到最新鲜、最优质的石榴。” 会东县山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正会介绍,今年公司在品控上投入了大量人力:每一万斤石榴配备2至3名专人在地头初选,剔除伤果、坏果;果子运到仓库后,库管会第一时间抽样复检,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农户整改。高效的流程更保障了新鲜度,从果实采摘下树,到完成打包仅需2小时,5小时内就能发出快递,最大程度缩短了“从枝头到餐桌”的距离。

电商不仅让会东石榴“走得远、卖得好”,更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方面,电商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每斤石榴能多卖一两块钱,果农收入显著提高,种果积极性也更足;另一方面,电商产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从电商运营、客服沟通到打包分拣,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加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去年我们电商销量约20万件,今年有了更多年轻人的加入,预计能突破50万件!”赵正会笑着说,如今农闲时,不少农户还会来仓库做打包零工,多一份收入,日子也更有奔头。
从深山枝头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会东石榴的“电商之旅”,不仅是一颗果实的“突围”,更是偏远地区借助数字力量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当地以石榴为媒,将地理特色转化为品牌优势,在电商产业链中开辟出特色发展之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更是一个个村庄因“网”而兴、一群群农民因“商”而富的希望。( 杨海灵 余云换)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