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南沙观赏鱼“游”向世界 青青自然公司首批热带鱼出口加拿大

发布时间:2025-10-05 15:23:0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裹着充盈氧气的运输袋中,一尾尾霓虹般绚烂的热带鱼轻盈游弋。这些原本生活在遥远热带水域的小生命,如今在南沙的土地上繁育生长,并将跨越重洋,游向北美市场。

青青自然公司养殖基地规划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这批货值虽然不大,却意义非凡。”现场负责人解释道,“我们特意采取小批量出货,为的就是更稳妥、更可靠。”

在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广州青青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青自然公司”)于2025年10月2日向加拿大出口首批热带观赏鱼。这是该公司今年获得广州海关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中转场注册登记后的首次出口业务,标志着南沙观赏鱼产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小鱼”游出大产业 龙头企业领航出口破局

这家如今占地333亩的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多年前在芳村仅有一间12平方米的小店铺。在南沙区农业农村局的精准扶持下,企业落户南沙并驶入发展快车道,逐步建设起1.7万座鱼缸、3100座鱼池的现代化产业园,成为“广州市级良种场”和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观赏鱼种质资源合作基地,拥有210个观赏鱼品种,其中观赏米虾、南美慈鲷和坦鲷等15个品种的产销量全球领先。据介绍,目前公司二期项目已建设完成,三期项目预计于2026年展开。“三期建成,我们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热带观赏鱼生产基地。”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次出口加拿大的热带观赏鱼共有50多个品种、共8061尾,其中涵盖灯科鱼、慈鲷、彩虹鱼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特色品种。青青自然公司负责人表示,“欧美等国外市场客户,尤其需要提供标准化且供应稳定的产品。为此,我们坚持了20多年推动产品标准化与稳定生产,如今获得资质后,将能更好地满足这些市场需求。”该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及海洋学院紧密合作,加强疾病检测与人才交流,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模式。

“国际出口动辄三四十个小时以上,中途还要辗转多地转机。运输过程中,不同中转地的温差可能很大,存放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做足准备。”青青自然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口业务还需应对严格的检验检疫和海关申报,所有材料必须完全符合各国的要求。由于观赏鱼完全依赖空运,对运输时间极为敏感,任何环节的延误或检验问题都可能导致整批货物损失。

政策护航“畅通道” 打造观赏鱼产业新高地

2025年4月,南沙观赏鱼产业入选广东首批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依托优越自然地理优势,南沙正在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观赏鱼进出口贸易中心。据南沙区农业农村局介绍,该区正按照“1+1+2+N+N”模式推进观赏鱼产业集群建设,即建设1个观赏鱼主题新乡村示范带、1个观赏鱼展示交易区、2个观赏鱼种质资源库、N个观赏鱼进出口隔离检疫基地和N个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南沙区共有观赏鱼养殖主体21家,2024年全区观赏鱼产量4506万尾,产值2.29亿元。区内还有广州市一帆水产有限公司、广州市尼特利技术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近年来,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对加大智慧农业设施(装备)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资,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补助。

观赏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进出口贸易业务。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优势,积极与海关沟通,建设进境观赏鱼检疫隔离场和出境观赏鱼注册养殖基地,打造观赏鱼进出口贸易中心。今年4月,南沙海关表示,将全力支持南沙区发展观赏鱼产业,积极推动解决相关企业在进出口环节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这是我们第一批观赏鱼出口订单,无论对我们公司还是对整个行业都意义重大。中国是观赏鱼生产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中国现代都市农业的独特魅力,在出口方面大有可为。”青青自然公司负责人还提到,中国观赏鱼养殖业呈现出高度分散的态势,缺乏大型养殖基地,需要打造“公司+农户”模式,才能让更多的产品成功走向海外。

从南沙游向加拿大,这批热带观赏鱼的旅程虽远,却预示着南沙乃至中国观赏鱼产业的广阔前景。随着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国际市场的持续开拓,南沙观赏鱼将继续乘风破浪,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现代都市农业的独特魅力。(陈赞亮 陈温馨 张蒙娇)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