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月色满庭。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的中秋,依然传承着六百余年的民俗——“烧禾楼”。如今,全镇大部分村仍在共同守护这份热闹,尤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塱头村,除了万众期待的“烧禾楼”,猜灯谜、古风体验等活动同步登场,传统节日氛围直接拉满,连外地游客都专程赶来感受节日氛围。
10月6日中秋夜,塱头村黄氏祖祠前早被欢声笑语裹满。猜灯谜区域里,五彩灯笼挂满枝头,谜题涵盖民俗知识、诗词典故,大人小孩围在一块儿琢磨,有人喊出答案时,喝彩声立马传开,成就感十足;不远处,用砖块、瓦片砌成的塔状“禾楼”稳稳立着,妥妥的全场焦点,就等仪式开启。
随着塱头村民点燃禾楼内的柴火与干草,火苗“蹭”地窜起,暖光瞬间照亮周围人的笑脸。村民们纷纷往塔内泼洒粗盐,盐粒遇热炸出无数小火花,像夜空中的星星,又与灯笼光相映,现场欢呼声一波接一波。
仪式高潮时,村里熟悉烧禾楼的老人扛着3米多长的竹竿,轻轻拨弄塔口火花。火花从洞口散开又向塔顶汇聚,“轰”地喷出耀眼火光,宛如繁星闪烁,在场人都看呆了。猜灯谜的人们也围过来,孩子们围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忍不住用手中设备记录这难忘一刻,孩子的笑脸,大人对未来生活美好期待,温馨与热闹在镜头中定格。直到禾楼烧成通体透亮的“金塔”,那画面成了每个人中秋最难忘的记忆。
“第一次来这儿过中秋,又看烧禾楼又猜灯谜,传统味儿太浓了!”来自福建的游客激动地说,“大家很热情,看着火旺起来,我对未来更有盼头了,这趟没白来!”
炭步镇“中秋烧禾楼”从元朝末年流传至今,近20个保留习俗的村子里,“禾楼”各有特色。“禾楼年年烧,火花越高,来年日子越好!”塱头村总支书黄智云说,这活动不仅是对好日子的期盼,更承载着老祖宗的智慧与情感,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敬重。每年中秋前,他都会带村民准备物料、设计灯谜谜题,只为好好传承这份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企业家在炭步东旺广场新增烧禾楼点位!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新商业体与老传统文化习俗碰撞,让中秋更精彩,也象征着老百姓的日子像烧旺的禾楼,红红火火、越过越美满。
六百余年时光里,炭步镇 “烧禾楼” 早已不只是中秋仪式,更是乡土的文化密码、联结古今的情感纽带。从大部分村居的坚守,到塱头村的民俗创新,再到东旺广场的传统与现代融合,这份民俗正鲜活生长。它照亮的不只是中秋夜空,更照亮文化传承之路,让人们在火光中触摸历史温度、收获生活热爱,让跨越六百年的美好祈愿,继续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新篇。(陈赞亮 骆紫媚)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