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新引擎,广西巴马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建成运营

发布时间:2025-10-09 12:56:2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广西巴马县果蔬智慧化种植示范项目正式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投入运营。这个依托1500万元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中央专项资金打造的惠民工程,历经三年推进,如期建成燕洞镇火龙果基地、那桃乡平林村火龙果基地和甲篆镇百马村供湾区果蔬基地和2个智能化大棚,总面积达4500亩“智慧田”全面投产,500 个就业岗位同步落地,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产业动能。

科技设施全覆盖 传统农田变 “智慧样板”​

在广西巴马县甲篆镇供湾区果蔬基地,田间墒情仪、气象站、虫情测报仪等设备全天候运行,数据实时上传至智慧农业管理平台;2个各5亩的智能化大棚内,自动控温控湿系统精准调节环境参数,水肥一体化设备定时定量供给营养,全程实现无人值守、精准管控。通过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土壤湿度、作物长势等12项指标实时可查,病虫害预警响应速度比以前快了3天。基地技术负责人现场演示,手机端即可远程操作灌溉设备,“以前1500亩地需要20人管理,现在8个人就能搞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2%,远超预期目标。”

据统计,项目投用后,区域内化肥、农药使用量较传统种植减少13%,秸秆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自治区一级标准,农业信息化覆盖率实测达88%,超额完成85%的既定目标。​

农综改资金精准发力 全产业链体系成型

作为广西巴马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的典型项目,该工程总投资340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财政资金1500万元,企业自筹1900万元。从2022年首块1500亩基地动工,到2024年最后一个智能化大棚调试完毕,资金全程依规拨付、专款专用,保障了智慧监测系统、园区“五通一平”等12类建设内容全部高质量落地。​

目前,基地已形成“良种繁育—标准种植—产后加工—营销推广”全产业链格局,主导果蔬产值占比达 65%,首批“巴马智慧果蔬”通过冷链物流直达湾区市场,因品质稳定获经销商长期订单。​

 

图为智慧果蔬基地种植的富硒有机蔬菜

联农带农见实效 脱贫户端稳 “增收饭碗”​

“在家门口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学会了智慧种植技术。”刚结束培训的脱贫户黄大姐正在有机蔬菜基地采摘蔬菜,每天有120元以上的收入,她难掩喜悦。项目建成后,果蔬基地采摘、施肥等500个就业岗位全部向脱贫户、监测户倾斜。​

依托“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模式,基地已带动 10个村集体经济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据统计,项目年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达108万元,参与农户年均增收超 2000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图为广西巴马县甲篆镇供湾区果蔬基地智慧大棚

项目不仅建成了区域数字农业标杆,更种出了群众的致富果蔬,三个智慧果蔬基地年出产高端蔬菜、富硒农产品近1万吨,产品主销往深圳、香港及东南亚市场,实现产值约1亿元。巴马县农业农村局项目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智慧种植技术向全县辐射,计划年内培育20个村级智慧农业示范点,让更多农户共享科技兴农红利,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果蔬供应提供 “巴马保障”。(梁科勇 黄甫民 黄文礼  吕林杰)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