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群众轻信刷单返利 民警紧急挽损

发布时间:2025-10-11 11:09:1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梅江分局长沙派出所上演了一场“反诈竞速赛”,民警与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争分夺秒“赛跑”,及时为群众挽回5990元损失,有效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通讯员供图)

前段时间,李先生在家使用手机浏览网站时,无意中下载了一个陌生APP,李先生在该APP注册账号并完成身份认证后,一名“客服”主动联系李先生,称做任务可获得返现。见有利可图,李先生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照“客服”指引进行操作,很快便获得平台返现。当第三次充值998元做任务后,APP显示李先生操作失误,需充值5990元解除错误操作,否则无法返现。为了拿回之前的投入,李先生进行了第四次操作,通过扫描“客服”发来的支付宝二维码转账5990元,转账后却发现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系,这才意识到被骗,匆匆来到辖区派出所报案。

接报后,长沙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与报警人李先生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李先生被诈骗的经过,包括转账时间、金额、对方账号信息、聊天记录等。随后,立即启动反诈紧急止付程序,协助李先生联系支付宝官方客服,说明案件情况,并提交报警回执、相关证据等材料,申请对涉诈账户及资金进行止付、冻结,争分夺秒与骗子“抢时间”。最终,通过不懈努力,李先生被骗的第四笔5990元款项已返还至其账户内。

“当时也没感觉自己被骗,只是想着继续支付,将自己的本金和佣金赚回来。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笔钱就打水漂了……”看到失而复得的钱款,李先生激动地向民警发来信息道谢。事后,民警向李先生耐心讲解了刷单返利类骗局的相关套路和防范知识,叮嘱李先生要提高警惕,避免再次落入刷单陷阱。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刷单返利类骗局往往以“小额盈利”为诱饵,利用受害人“赚了还想赚”的心理,在受害人尝到甜头后,逐步诱导加大投入,最终以各种理由拒绝返现。广大群众要自觉提高警惕,远离刷单,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郑雪云 陈诗绮 卢颖燕)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