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两个月内,连续成功救治两例因药物过量中毒的新生儿。这两起惊心动魄的抢救案例,不仅展现医院应对新生儿危急重症的专业实力,也再次为新生儿家庭用药安全敲响了警钟——面对各项器官功能尚不成熟的新生儿,任何微小的剂量偏差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家长的精准用药,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防线。
一名出生12天的新生儿,因家人误喂过量常见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被紧急送往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对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新生儿而言,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是极其危险的“肝脏杀手”,会迅速引发急性肝细胞坏死,甚至导致急性肝衰竭,危及生命。
化验结果显示,患儿血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超出正常值35倍多!李忠良主任当机立断,立即带领团队展开抢救,为患儿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这是一场时间与“毒素”的赛跑,通过将患儿血液引出体外进行“清洗”,高效清除血液中的药物毒素,为受损的肝脏赢得宝贵的修复时间。最终,在团队的精准救治与悉心监护下,患儿转危为安,避免了不可逆的损伤。

另一例则是一名有着心脏基础疾病的特殊早产宝宝。该患儿因“粗大管型动脉导管未闭、左心增大、肺动脉高压”等问题,需长期服用“地高辛”这一强心药物来控制病情。然而,在居家喂养过程中,因家长未能精确掌握剂量,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过量,出现了嗜睡、心率失常等中毒症状——这对于一个心脏本就脆弱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心率失常随时可能引发心跳骤停,情况万分危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团队迅速响应,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立即为患儿采取了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方案,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精准调整用药,全力对抗药物毒性。得益于及时发现和迅速有效的干预,患儿的中毒症状得到控制,心率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接连两次的成功救治,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沉甸甸的警示。新生儿机体代偿能力弱,药物代谢与成人迥异,任何微小的剂量偏差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郑重提醒各位家长: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使用精准量具,严格核对剂量,切勿凭“经验”或“感觉”给药。
(供稿: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