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阳
9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及首相职务,距离去年9月27日他踌躇满志当选为自民党总裁,时间甚至未满一年。突然请辞的背后有哪些原因?石破茂黯然离场后,谁将成为这场权力游戏的下一位主角?日本政坛的动荡又将给中日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暗流汹涌的逼宫
在9月7日傍晚召开的紧急记者会上,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明确表达了辞职意向,并表示不会参与新一届总裁选举。对于辞职原因,石破茂给出的理由是避免自民党内部出现分裂,以及美日关税谈判已经告一段落,如今正是宣布辞职的合适时机。
但石破茂辞职背后还有着更为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自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在7月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超过半数的席位,继众议院选举后,该联盟在参议院也沦为少数执政联盟。参议院选举的失利,引发了自民党党内矛盾的全面爆发。
然而在自民党内部逼宫声浪高涨之际,日本社会舆论却呈现出了不同走向。日本共同社8月底民调显示,参议院选举后,石破茂内阁支持率从最低点的22.9%猛增至42%,超过半数民众认为他“没有辞职理由”,甚至还有部分民众在首相官邸前集会,高举“石破别辞职”等标语,力挺石破茂。
为何民意与自民党议员的态度如此背离?前经产省官僚古贺茂明分析认为,逼宫石破茂的不少议员都曾身陷“黑金丑闻”,并且与邪教组织旧统一教会有牵扯不清的关系,这些人发起的倒石破茂运动,在很多民众眼中,无异于“坏人在密谋寻求政治复活”。此外,日本TBS电视台在某政论节目中援引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谷口尚子的分析,指出不少自民党普通党员都选择力挺石破茂,是因为他们担忧石破茂辞职后,会让右翼政治人物如高市早苗成为自民党总裁,并当选首相。
虽然滔滔民意一时之间让日本政坛的权力争斗陷入混乱,但伴随着旧岸田派的下场,局势开始明朗。在去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曾在最后一轮投票选择石破茂的旧岸田派,这一次选择了倒石破茂。再加上早已不满石破茂执政的前安倍派、麻生派,赞成提前改选党总裁的议员数量将超过半数。
面对党内如此强大的压力,或许是为了避免遭遇事实意义上的逼宫,石破茂最终选择了主动请辞。自民党虽名义上解散了派阀,但派阀不过换了种形式,仍在隐性操控权力分配。而在这场分配游戏中,民意在这些政客眼中不过是最不值得一提的筹码罢了。正如日本媒体人清水克彦评论的那样,看到眼前的倒石破运动,再想到这之后将要展开的围绕自民党总裁的争斗,只会让人感觉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失利后所说的“重生为真正的国民政党”“要进行彻底的变革”是多么的空虚。
下一位入场者将是谁?
综合日本媒体报道,下任自民党总裁选举可能在10月4日举行。此次的总裁选举依然采取日本全国各地自民党党员和自民党籍国会议员共同投票的形式,地方党员票295票,国会议员票295票,各占一半,总计590票。前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69岁)、官房长官林芳正(64岁)、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64岁)已表明将竞争下任自民党总裁。此外,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44岁)虽还没有明确是否参选,但也是舆论预测的热门人选。
目前,几位候选人还都没有提出具体的施政方针,但结合他们之前的职务履历及言论,可一窥几人的对华策略。其中,茂木敏充和林芳正都有着较为丰富的外交经验,并且都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坚持强化美日同盟的重要性。高市早苗是对华强硬派,发表过诸多主张与中国脱钩断链的言论。小泉进次郎虽然与高市早苗相比稍显温和,但其对华政策也难以摆脱跟随美国的路线。
相比较石破茂务实、相对平衡的对华政策,接下来的继任者恐怕将采取更加保守强硬的态度对待中国。短期来看,过去一年曾经稳步增加的中日高层互动也许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且,伴随未来首相进一步加强美日军事合作、加深对美依赖,中日两国间一度回暖的势头又将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供稿:聚焦中国
(《中国报道》2025年10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