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头虽小,却牵动全民健康大课题。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三秦大地上,一场以 “健康陕西” 为目标的控烟战役正凭借 “文化 + 科技” 双轮驱动实现创新突破。近日,李婷、王晓东、殷汉荣、周静等专家团队梳理总结陕西省控烟实践成果,其探索的差异化政策、文化融合、社会共治新模式,不仅为破解控烟难题提供 “陕西方案”,更有望打造西部无烟区建设新样板,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注入地方动能。

控烟迫在眉睫:陕西面临 “男高青显” 吸烟现状与双重困境
数据显示,2023 年陕西省 15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 22.5%,虽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吸烟结构与健康危害仍不容忽视。从性别差异看,2020 年全省男性吸烟率高达 45.8%,女性仅为 2.1%,这种悬殊差距与陕北农村 “吸烟即社交” 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 —— 在红白喜事等场合,递烟被视为 “待客礼仪”,男性吸烟行为在社交氛围中被进一步固化。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吸烟问题,全省青少年吸烟率达 3.1%,校园周边 “抱团抽烟” 现象频发,部分青少年将吸烟视为 “酷” 的象征,同伴影响与二手烟暴露成为主要诱因。
吸烟带来的健康代价同样沉重。世界卫生组织 2022 年报告指出,吸烟会使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2-4 倍,冠心病发病率升高 30%;陕西省非吸烟者二手烟暴露率达 65%,其中 32% 每天暴露,二手烟导致的非吸烟者卒中风险增加 30%。“尼古丁会迅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加重心脏负荷,长期吸烟还会损伤血管内皮,诱发粥样斑块形成。”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家解释道。
与此同时,陕西控烟还面临 “文化习惯 + 经济利益” 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传统社交礼仪中 “递烟示好” 的观念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地区难以快速扭转;另一方面,烟草行业为地方财政贡献一定税收,使政策制定需在公共健康与经济利益间谨慎权衡。此外,公务员群体控烟示范作用不足,2011 年数据显示其戒烟率仅 8.5%,被动吸烟率高达 60%,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层面的控烟难度。
创新破局:“精准政策 + 文化赋能” 构建控烟新体系
针对上述难题,陕西省跳出 “单一禁令” 的传统思路,探索出一条贴合本地实际的控烟路径,核心在于 “精准施策、文化渗透、社会共治” 的有机结合。
差异化政策:用 “价格杠杆 + 考核机制” 靶向干预
在政策设计上,陕西聚焦不同吸烟群体特征制定针对性措施。针对低收入吸烟者对价格敏感的特点,计划对≤6 元 / 盒的低价烟加征专项税,通过价格弹性理论减少吸烟量;对高消费群体,则参考法国 “素面包装” 政策,推广高价烟警示包装,以直观的健康危害画面强化认知。
职业群体干预同样精准发力。全省在公务员系统推行 “无烟办公” 考核,将无烟单位建设与绩效考核挂钩,试点部门已呈现 “无烟办公蔚然成风” 的良好态势;同时,将戒烟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既提升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的认知,也让其能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戒烟指导,形成 “医者先行” 的示范效应。
文化驱动:让 “无烟理念” 融入秦地基因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陕西将控烟与秦文化 “尚义” 传统相结合,打造 “无烟社交” 文化品牌。在西安古城墙、兵马俑等年接待量超千万的文化地标,率先试点无烟景区 —— 游客进入景区后,不仅能感受历史文化魅力,还能通过展板、语音导览等形式了解控烟知识,让无烟理念随文化传播辐射全国。
“陕西的控烟不是‘生硬禁止’,而是‘文化浸润’。” 陕西省文化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文化地标的影响力,让‘无烟’成为新的社交礼仪,取代传统的‘递烟待客’。” 此外,陕西还借鉴新加坡 “健康 SG” 计划,鼓励企业设立 “健康积分”,员工戒烟时长与医疗保险折扣、职称晋升挂钩,如每周戒烟可兑换体检套餐、健身器材等福利,让戒烟从 “义务” 变为 “福利”,激发主动参与热情。
目标明确:2027 年吸烟率降至 20% 以下 年省医疗费用 15 亿元
基于一系列创新措施,陕西省制定了清晰的控烟时间表与路线图:到 2027 年,实现 15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 20% 以下,公务员群体戒烟率提升至 13%,心血管疾病急诊量下降 8%,每年节约医疗费用约 15 亿元;长远来看,2030 年将全面达成《健康中国 2030》控烟目标,并推动 “无烟陕西” 立法,打造西部控烟示范区。
“这些目标不是凭空设定,而是基于价格干预效果、文化传播效率等数据科学测算得出。” 陕西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强调,“比如低价烟加征专项税,参考了国内其他省份经验,预计能使低收入群体吸烟量减少 15%-20%;无烟景区试点后,游客对控烟的认同度已达 82%,为后续推广奠定基础。”
陕西省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出:“陕西控烟的最大特色,是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结合,让控烟不再是‘冰冷的政策’,而是‘有温度的文化认同’。” 他认为,随着精准政策落地、文化品牌深入人心,陕西有望成为西部控烟的 “标杆省份”,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如今,漫步西安古城墙下,“吸烟一时乐,健康危机多” 的警示语与历史建筑相得益彰;陕北农村的红白喜事上,“递茶不递烟” 的新礼仪逐渐流行 —— 一场关乎全民健康的控烟变革,正在三秦大地悄然推进,为 “健康陕西” 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李婷、王晓东、殷汉荣、周静)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