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迎来冲刺时刻

发布时间:2025-10-13 15:56:03 来源:中国报道

文/《中国报道》记者 李士萌

海南最大集装箱码头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摄影 / 张茂

再有不到90天的时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迎来历史性节点——全岛封关运作。届时,海南全岛将转变为一个具有独特关税制度和监管地位的“境内关外”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模式。

据了解,“一线”放开,是指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设立“一线”,实施进口货物“零关税”、放宽贸易管理等自由化便利化措施,海关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货物径予放行。“二线”管住,是指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我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立“二线”,对“一线”免征进口税收或者放宽贸易管理措施的货物等,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入内地时,原则上按进口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照章征税。

海南大学学报主编、教授刘家诚此前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岛封关运作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只有实行全岛封关运作才能“管得住”,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核心政策才能全面实施。

《中国报道》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海南了解到,海南全岛已进入封关运作前的冲刺阶段。

高强度压力测试进行中

“二线口岸”是关乎“二线”如何管住、如何管好的关键环节。为了备战封关,各口岸正在经历高强度的压力测试。

海南省海口市口岸办负责人白德富介绍,海口市口岸现在每周都在进行高压力、高负荷的综合压力测试,模拟封关运作后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截至目前,海口市4个口岸已经组织了560余场综合演练,解决了180余项问题。

于2025年建成的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场是压力测试的重点对象。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核心基础设施,这里预计将承担全岛75%以上的货物通关查验任务,可满足全年172万辆车次、4400万吨离岛到内地货物的查验需求。

海口海关所属海口港海关副关长韩彬告诉记者,封关在即,海关方面还在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提高查验效率。现有测试结果显示,在无异常、没有海关布控指令的情况下,低风险货车从进入通道到放行卡口,通行时间仅需1分钟。

目前,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场18条检查通道静待12月18日的正式封关……

EF账户筑起资金“高速公路”

“二线口岸”紧锣密鼓进行压力测试之时,“一线”如何真正“放开”考验着更深层次的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曾强调“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很多创新制度并无先例可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协商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先行先试”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1年在洋浦经济开发区投产的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斯卡”)便是创新制度“先行先试”的“排头兵”。澳斯卡不仅是洋浦保税港区引进的首家大型实体企业,也成为多项核心创新政策的首批“试用官”。

澳斯卡作为国际粮油企业,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材料,一船货动辄上亿元。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动,需要配套高便利度的金融开放工具。

2024年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制定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制度,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管理办法》。2024年5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以下简称“EF账户”)正式上线运行。

EF账户承担着打通境内外资金循环的关键使命,是海南跨境金融的核心“基础设施”。记者了解到,此前,海南岛内企业通过普通美元账户给境外企业支付商检费、服务费时,需提供上下游合同、发票等背景材料,流程耗时1—2个工作日。

如今,在琼企业如果开通EF账户,不需要提供背景材料,直接使用EF账户通过企业网银发起付款指令,1—2小时就可以办完,相当于为跨境资金流转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此外,开设EF账户的企业还可比较在岸、离岸两种汇率,择优进行结售汇,节约汇兑成本。

截至7月2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已有10家银行试点开展EF账户业务,共开立EF账户483个。一年多来,已累计发生资金收支折合人民币1726亿元。

澳斯卡与日升燃料(海南)有限公司均是2024年5月首批开通EF账户的企业。2家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均表示,在使用EF账户的过程中,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客户经理始终与企业保持畅通联系,并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完善用户体验。

科学论证政策落地细节

除了资金流动的便利,税收政策是企业关注的另一焦点。

对于澳斯卡这类实体企业而言,“加工增值30%免关税”是另一项极具含金量的政策。该政策规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的企业,使用进口料件进行生产,若加工环节增值部分达到或超过30%,其产品销往内地时可免缴进口关税。

这项政策于2021年7月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试点,其初衷是鼓励企业在海南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作为一项创新政策,挑战在于执行细节的论证。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委员、副主任冯楠坦言:“新政策的论证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政府和企业都在试着往前走,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肉类加工企业为例,切割、腌制、包装,哪些环节算增值,增值幅度如何核定,都需要与行业协会、专家学者进行严密论证,以确保政策初衷实现的同时,让更多企业公平享惠。

政策试点4年多来,已多次优化调整,并不断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受益于该政策,澳斯卡自2021年投产至今,已累计免除关税约3亿元人民币。目前,该政策的试点范围已从2.3平方公里的洋浦保税港区扩大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域。

(《中国报道》2025年10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