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花园村历经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将 18 个村并入形成村域面积 1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6.5 万的 “农村都市”,其中新村民与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超 85%。伴随 “村变城” 的跨越发展,该村面临三大治理难题:一是新老村民融合难,原村与并入村的治理习惯、利益诉求差异显著;二是治理规模扩大导致管理失序,传统 “熟人社会” 治理模式难以覆盖庞大人口基数;三是多元主体需求复杂,原村民、新居民、企业职工的公共服务诉求各不相同。

为破解 “并村易并心难”“人多管不好” 等治理困境,花园村以标准化为突破口,将 “党委领导、村委负责、企业支持、居民参与、法治保障” 的治理理念转化为可操作、可复制的标准体系,推动村级民主自治从 “经验驱动” 向 “标准引领” 转变,探索出超大村域民主自治的有效路径。
花园村立足 “自治、法治、德治、智治” 融合发展理念,构建涵盖 4 大模块的民主自治标准体系,形成 “凡事有标准可依、有流程可循、有监督可查” 的治理格局。

(一)以组织融合标准夯实自治根基
针对并村后组织涣散问题,制定《乡村"一分五统"治理模式建设规范》《农村网格化管理规范》等标准,破解 “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难题。突出重点组织架构标准化、人员选配标准化、新老融合标准化:规定村干部 “能人兼任 + 专职管理” 模式,领导岗位优先选拔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党员骨干且不拿薪酬,一线服务岗位聘用专业年轻人员。建立 “以老带新” 结对机制,要求原花园村党员与并入村党员一对一结对,通过 “共学村规、共议村务、共解难题” 促进思想融合,结对成功率达 100%。
(二)以管理监督标准规范自治运行
矛盾化解标准化:建立 “三级调解” 标准体系,出台《村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农村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农村社会工作站建设和管理规范》、《花园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规范》、《矛盾纠纷调解类型》等标准,楼栋长负责调解简易邻里纠纷,小区管委会处理一般矛盾,村矛盾调解中心联合法律事务部化解复杂纠纷,明确 “简易纠纷 1 日内调解、一般矛盾 3 日内办结、复杂问题 7 日内给出方案” 的时限要求,配备 2 名法律硕士领衔的专业团队提供支撑。

(三)以数字赋能标准提升自治效能
顺应智慧乡村建设趋势,出台《村域小城市数字化治理模式建设规范》《数据共享服务标准》等标准,推动民主自治数字化升级。
服务终端标准化:推广 “花园码” 一站式服务,村民扫码即可办理村务咨询、福利申领、意见提交等,实现 “95% 事项不出村”;外来务工人员通过扫码可参与议事、申请服务,打破 “户籍壁垒”。
智能管理标准化:打造 “乡村大脑” 综合指挥中心,整合治安防控、环境监测、事件处置等数据,建立 “异常情况自动预警、处置任务智能派单、办理结果实时反馈” 的闭环标准。

花园村的实践表明,村级民主自治标准化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立足实际定标准,针对超大村域、多元主体的特点,构建分层分类的标准体系,避免 “一刀切”;二是党建引领强标准,将党组织优势融入标准设计与实施,确保自治方向不偏差;三是数字赋能活标准,通过技术手段让标准更易执行、监督更高效。这一模式为 “农村都市化” 进程中的村级民主自治提供了可复制的 “花园方案”。(黄勇 楼晶晶)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