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汕头税务部门“发票合规课”护航 雷岭“荔”业走稳增收路

发布时间:2025-10-15 13:13:2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广东,荔枝不仅是夏日风物,更是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位于汕头市潮南区的雷岭镇,是广东省晚熟荔枝产区的代表,素有“粤东荔枝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雷岭荔枝构建起“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多元销售网格,推动雷岭荔枝远销北美、中东、东南亚地区。但“农户不会开发票、合作社发票开具不规范”的问题仍旧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汕头市潮南区税务局主动作为,通过设立专项服务点、下沉田间宣传等举措,上好“发票合规课”,为荔枝从枝头到市场的全链条产业注入“税动力”,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

(通讯员供图)

自产自销荔枝,发票怎么开具?

过去这个夏天,汕头雷岭荔枝迎来了丰收年景,总产量突破1.54万吨,实现销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19.6%,带动6000户荔农户均增收近2万元。然而,不少荔农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在面对批发商、电商平台或单位采购时,常因不熟悉开发票、未能提供发票而错失商机。

其实,农户开具发票并不复杂,税务部门提醒,关键是要记好这三步:一是要明确开票类型:销售对象不同,开票类型也有区别。农户自产自销荔枝,若销售对象是个人消费者,像游客采摘或散户零售,只需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若销售对象是企业、合作社或单位,就要根据对方需求来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或专用发票。这里要注意,如果要适用自产自销农产品免税政策,是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二是要准确填写信息:开具发票给个人与企业有区别,卖给个人只需填写购货方姓名及身份证号;卖给企业就必须填写购货方完整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银行开户行及账号,四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对方将无法入账报销。三是别错享免税政策:按现行政策,农户自产自销荔枝(未加工)属于“初级农产品”,开具普通发票时可选择“免税”税率,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农户若将荔枝果加工制成果酒、蜜饯等深加工产品,则不再适用免税政策,需按适用税率开具发票。

“以前总怕开票出错影响收钱,现在税务干部上门教我们用手机开电子发票,还能直接发送到采购商的邮箱,太方便了!”雷岭镇双新村村民刘先生笑着展示手机里的开票记录。“今年福建泉州有家公司要收购我们的荔枝,我们顺利开具了发票,完成了这笔订单。”

收购代销荔枝,发票如何规范?

农村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桥梁”,常常涉及收购荔枝等农户自产农产品、统一包装后对外销售的业务。税务部门提醒,在这一过程中,发票开具需特别注意“收购”“代销”“销售”三个环节的合规性。

据潮南区税务局两英分局工作人员倪梓帆介绍,农村合作社在收购本地农户自产农产品时要准确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填写好农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农产品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信息,同时要留存农户身份证复印件、自产农产品验收单等凭证作为开票依据。而在“代销”“销售”环节,要提前明确好“谁收款谁开票”,避免“钱收了,发票开错”等纠纷。

为引导本土特色农产品实现合规经营、健康发展,汕头市潮南区税务局深入重点乡镇、农村合作社开展“面对面”辅导,重点讲解农产品收购发票信息填写、享受免税政策申报流程等实操要点,帮助农村合作社有效防范潜在的涉税风险。

(通讯员供图)

警惕!这些行为触碰税法“高压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五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如因骗享税收优惠等造成偷税行为的将面临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少缴税款50%至5倍的罚款;虚开发票的,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涉农主体容易涉及这三类典型违法行为,一是骗享优惠钻空子:个别农户或合作社通过虚构荔枝种植面积、伪造成本凭证等方式,虚增销售额,违规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二是自开收购票造假账:个别合作社未实际向农户收购荔枝,却通过编造虚假收购清单、借用农户身份信息等方式,为自己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虚抵进项税额。三是对外虚开发票赚快钱:有不法分子利用涉农企业身份,对外虚开农产品销售发票并收取手续费,严重扰乱税收秩序。”潮南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行为看似“占便宜”,实则涉嫌违法!

合法经营是涉农主体的“生命线”,合规开票是享受政策的“通行证”。下一步,汕头税务部门将深入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在倡导守法、保护合法、查处违法中,着力营造诚信纳税、合规经营的良好生态,以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护航雷岭“荔”业行稳致远,让农户的“钱袋子”更踏实、合作社的“信誉牌”更响亮、乡村产业的“发展路”更畅通!(郑雪云 林焕)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