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之际,9月29日下午14:00三里屯街道第二十四届文化艺术节核心活动——三里屯街道图书馆重装开馆暨“到民间去”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展盛大开幕。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朝阳区委宣传部等指导,中共朝阳区委三里屯街道工委、办事处主办,三里屯街道市民活动中心承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三联书店、三里屯太古里支持。活动由三里屯非遗会客厅负责人张垚主持。
本次活动以“到民间去”为核心主线,深度呼应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耕民间文化、激活民艺生命力的理念——“到民间去”不仅是民协推动民间文艺“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核心口号,更是其多年来致力于挖掘民间文化根脉、促进民艺与大众生活融合的行动指引。此次传承展落地三里屯,既是对这一口号的生动实践,也为民间文艺搭建了“走进城区、贴近群众”的重要平台,让深藏于民间的工艺智慧与艺术魅力,在三里屯的文化土壤中焕发新活力。
本次活动除了得到北京民协秘书长欧阳小波、朝阳区非遗负责人杜洋、三里屯街道办事处樊桦主任、市民活动中心黄锦霞主任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还特邀北京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哈亦琦、常弘、工美行业领导范国忠、王伟,杨福喜、李邦华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诸多专家学者参与,三里屯非遗会客厅半年以来组织多群体体验非遗手作并遴选多件佳作参展,还统筹演出与嘉宾互动,打通多方链路,让“到民间去”理念落地。

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令致开幕词
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王令局长在开幕词中肯定了三里屯街道在文化惠民与非遗保护领域的积极探索,尤其认可“到民间去”传承展对激活区域文化活力的重要作用,为“文化三里屯”建设指明方向
三里屯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孙曙光分享了街道在文化服务与非遗传承中的实践成果与未来愿景,强调以民艺传承丰富“文化三里屯”内涵、增强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决心。
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哈氏风筝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哈亦琦则从专业视角阐释“到民间去”的深层意义,他提到,这一口号是民协的精神内核,此次与三里屯合作办展,正是希望让民间文艺走出“小众圈层”,走进城区生活,而三里屯非遗会客厅的统筹协调,让这一目标的实现更高效、更扎实,为民间文艺的当代传播提供了优秀范例。
朝阳区委宣传部史先礼部长、区文旅局王令局长、三里屯街道工委孙曙光书记、三联韬奋书店负责人为三里屯街道图书馆揭幕,未来其将与“人民的节日”系列活动联动,成为“文化三里屯”阵地。

领导们为三里屯街道图书馆揭牌
颁奖环节史部长、孙曙光书记为“人民的节日”活动顾问颁发聘书;王令局长、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徐祯卿主任、哈亦琦主席、常弘主席、范国忠主任、王伟主任等为非遗宣讲员颁发聘书及参展作者颁奖奖状。“人民的节日”系列活动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念为宗旨,响应中宣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旨在依托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件参展作品体现“群众参与共创”,践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的论述。

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史先礼和三里屯街道工委书记孙曙光为“人民的节日”顾问颁发聘书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弘和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副主任徐祯卿为“非遗宣讲员”颁发聘书

中工美协会中青年人才专委会主任范国忠和朝阳区文联领导为“到民间去”获奖群众颁发奖杯
在开幕式上还融入三里屯街道第二十四届文化艺术节中秋雅会非遗演出,江宜桐和白秋童共同呈现古琴吟诵《山居吟》、盛力敏汉唐鼓舞《清平乐》、贾仑与连建春相声《你说我唱》、吴津瑶京剧《贵妃醉酒》轮番登场,展现非遗魅力。

古琴艺术(诸城派)非遗传承人江宜桐弹奏琴曲《山居吟》白秋童吟诵

贾仑(左)、连春建(右)小品《你说我唱》
开幕式尾声,在主持人张垚的引导下,嘉宾与群众共同前往图书馆参观“到民间去”传承展,近距离感受北京灯彩、聚元号弓箭、哈氏风筝、北京泥人张、北京刻瓷、孙氏剪纸、北京毛猴、北京兔爷、京绣、草编、蜡染等非遗技艺的魅力,以及辖区群众的创作风采。展览将“专业传承”与“大众参与”深度融合,让民间文艺真正“回到民间、服务人民”,也让“文化三里屯”的内涵更具体、更生动。(三里屯街道市民活动中心)

三里屯非遗会客厅负责人张垚为宣传部史先礼部长、文旅局王令局长讲解“到民间去”参展作品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