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民建重庆江北区委会举办“智能科技与文学握手”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10-17 13:19:2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10月16日,民建江北区委会在江北区政府会议室举办“智能科技与文学握手”主题交流分享会。民建会员与文学界专家齐聚一堂,以《云端上的科技星河》为纽带,搭建科技与文学对话的桥梁,探索智能科技普及新路径。会上,民建会员《云端上的科技星河》作者谭迎春,分享了创作的心路历程。她说:作为科技领域的创业者,触摸到技术理性与文学创作的敏感。深知科技与文学并非泾渭分明,前者为创作提供多元素材,后者则为硬核技术注入人文温度。这份洞察,让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唤醒了沉睡的文学种子,开启了科技诗歌集的创作探索。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创作之路并不平坦。“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专业术语抽象冰冷,如何将其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表达,成为一道难题。为了寻得精准诠释科技内涵有诗意的文字,她常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为攻克难关,她阅读各种科技书籍,仔细研究数字原理与应用场景,更频繁与技术专家研发团队探讨交流。经过无数次打磨,找到科技与诗歌的契合点,将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融入诗行。
这种“硬核科技+人文叙事”的创作方式,让在场听众深受启发。 


      文学界专家们随后分享了阅读感悟。重庆市作协原党组书记王明凯高度肯定了作品的跨界价值,认为《云端上的科技星河》打破了科技与文学的壁垒,“书中没有坚硬的公式,却能让读者读懂智能科技的发展脉络,这种创作实践为科技普及提供了新范式”。中国著名诗人唐力从文学审美角度评价:“作品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科技发展,将技术突破与人类情感相连,让科技叙事拥有了文学的感染力。”中国作协会员,诗人王老莽谈到,阅读过程中既感受到智能科技的前沿魅力,又体会到文字传递的人文温度,这种双重体验让他对智能科技的社会价值有了更深理解。
      民建江北专职副主委王晓燕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围绕“人工智能与理论宣传文学生活的融入”,智能科技的普及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推进,更需要传播方式的创新,文学正是让科技“落地生根”。让科技助于民建企业家会员的发展,她倡议:以“学”为基,主动学习智能科技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成为科技普及的“明白人”;以“文”为桥,发挥界别优势,联动文学界力量,打造更多如《云端上的科技星河》般的科普作品;以“行”为要,立足本职岗位挖掘智能科技应用场景,通过调研建言、实践推广等方式,让技术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推动智能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图文/吴蜀丰 景远清  冯富波)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