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林海华珍:生态文明的城乡共振

发布时间:2025-10-19 23:41:2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9月24日,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策划总监、调研员朱民原,央视融媒网总编辑助理赵金凤,北京长白山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孙玉铭、杨爱玲一行莅临北京市通州区宋庄林海华珍长白山生态体验馆参观考察。北京林海华珍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春霞、总经理徐艺霖陪同调研。

当长白山走进城市会客厅在北京宋庄的艺术聚落中,一座名为“林海华珍”的生态体验馆正悄然掀起一场城乡共生的革命。将长白山的林海雪原、珍稀物产与乡土智慧浓缩进城市空间,构建起一座座“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这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破题密钥,更是生态文明时代下城乡价值共振的鲜活样本。

在钢筋水泥与林海雪原的对话中城乡文明的割裂正被重新缝合。林海华珍长白山生态体验馆以一场静默的变革,将长白山的呼吸引入城市肌理,用生态服务重构人地关系。它不仅是吉林省委“生态强省”战略的实践先锋,更以“生态进城、资源返乡”的范式,叩击着生态文明时代的核心命题!

在城市化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命题下,如何将自然资源的稀缺价值转化为普惠性发展动能?林海华珍长白山生态体验馆以“让城市人触摸长白山的呼吸”为核心理念,通过城乡共生的创新模式,将长白山的生态资源、文化符号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座座“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这一实践不仅是对乡村振兴的破题探索,更是吉林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的生动演绎。

生态价值的立体转化:从资源到服务 

长白山作为全球罕见的“生命能量场”,其垂直生态系统孕育了人参、火山岩矿泉水、林蛙油、火山岩大米、人参鸡、火山岩陶瓷等高活性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位居北半球前列。林海华珍通过三大路径实现生态价值的立体转化:

沉浸式消费场景:在体验馆内,带长白山原始青苔的人参陈列于火山岩展台,松茸置于松针篮,采参人展示传统“放山”技艺,将长白山的生态时序具象化,形成视觉、触觉、味觉的全感官体验。

数据驱动的健康服务:推出“生态账户”系统,将用户的碳足迹、健康数据与食材选择联动,例如为高血压人群定制低钠矿泉水方案,为亚健康群体设计人参鸡食疗计划,形成精准化健康管理闭环。

科技赋能信任链: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溯源体系,覆盖种植海拔、生长周期到加工流程的全链路透明化,使产品溢价率提升40%,并通过乡土直播矩阵孵化千名“长白山主播”,以方言讲述生态故事,强化消费者信任。

城乡共生模式的创新实践 

林海华珍的城乡互动逻辑,超越了传统的农产品上行或文旅开发,开创了“生态要素证券化”的新范式:

空间赋能与资源反哺:每座体验馆既是生态资源的“价值放大器”,也是城乡数据交互的枢纽。例如,会员费反哺“乡村生态保护基金”,每万元消费可驱动0.6亩森林抚育或10平方米湿地修复,形成“消费即保护”的可持续循环。

文化破壁与代际传承:78岁的采参人与90后返乡青年共同演绎生态叙事,前者传授传统技艺,后者通过直播重构乡土文化符号。这种代际协作,既激活了非遗智慧,又赋予生态经济年轻化表达。

候鸟式康养与情感联结:通过“四季康养计划”,城市家庭可参与冰雪马拉松、温泉理疗、生态农田认领等活动,将长白山从“远方风景”转化为“第二家园”,形成深度的情感与利益共同体。

 

长白山生态战略的全局意义 

林海华珍模式与吉林省“生态强省”战略高度契合,励志成为省级生态经济转型的关键支点:  

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吉林省近年推动长白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并通过“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数量显著增长。林海华珍的“生态银行”计划,将碳汇、水源涵养量等指标数字化确权,可为企业提供“生态股”认购通道,直接呼应了省级“保护者受益”的治理理念。

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共振:林海华珍与长白山景区联动,通过“一城一馆”战略引流城市消费力,助力周边乡村发展民宿、非遗手作等业态。数据统计,2023年长白山全域旅游人数达274万人次,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0.9%,印证了生态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乘数效应。

未来图景:从地域品牌到文明范式 

林海华珍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城市生态健康共同体”。  

供给侧:推动“生态银行”覆盖长白山全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人参种植海拔、松茸生长周期等要素的数字化确权,形成可交易、可投资的生态资产。  

需求侧:培育城市家庭的“生态股东意识”,使消费者从购买者转变为生态保护的共同投资者。例如,通过会员系统实时反馈消费数据至长白山合作社,优化产量与资源匹配。  

文化层:重构放山文化、渔猎传统等古老智慧,将其转化为现代语言下的文化IP。如“长相守,到白头”等文旅符号,已通过马拉松赛事、森林艺术装置等载体,成为情感营销的经典案例。

生态文明的刻度与启示 

林海华珍的战略要义,在于证明了生态文明并非城市的对立面,而是城乡共生的纽带。当长白山的松涛通过体验馆在城市客厅回荡,当每一瓶矿泉水承载生态保护的承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已然显现——那里没有征服与索取,只有敬畏与共情。正如吉林省文旅厅所展望,2025年沈白高铁开通后,长白山将迎来500万游客,而林海华珍的连锁化扩张,正是这场绿色革命的先声。(刘和平 明远 赵金凤)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