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宋代史学巨擘李焘诞辰910周年,10月18日,全国首次李焘学术交流会在丹棱县幸福古村举行。会议以“三苏故里传文脉 李焘史笔鉴千秋”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大雅丹棱,共同探讨李焘的学术成就与当代价值,赓续巴蜀千年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国首次李焘学术交流会在丹召开
李焘(1115—1184),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被宋孝宗赞誉为“无愧司马光”。他延续三苏文脉,其毕生心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帙浩繁,达九百八十卷,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规模最大的断代编年史,素有“宋史研究第一书”之盛誉。这部史学巨著不仅极大丰富了巴蜀史学的内涵,更显著提升了四川学术在全国的影响力。
“李焘史学成就之卓越,他以毕生之力梳理历史脉络,既守护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更以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彰显了巴蜀学者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粟品孝说道,“这是我第4次来丹棱,每次在这李焘故里,都能感受到这里人杰地灵的文化气息,更能清晰地看到巴蜀学术薪火相传的生动景象。”

丹棱县大雅堂
作为李焘的故乡,丹棱县近年来高度重视地方历史文化,以“大雅文化”为核心,构建起“研究+传播+转化”的文化发展体系,成立大雅文化研究院,成功举办黄庭坚书法文献展、出版全省首部地方文库——《丹棱文库》,持续开展李焘文化研究,出版《七李文化研究》《宋代丹棱乡贤“七李”诗辑注》等著作。通过考古发掘李氏家族相关文物,为研究李焘及其家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让李焘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次会议是全国首次举办的李焘学术研讨会,具有里程碑意义。提及眉山文化,‘三苏’是绕不开的丰碑,而说到丹棱,史学大家李焘则是撑起地方文化底蕴的关键人物,两者一文一史,共同构筑了宋代蜀学的辉煌。深入研究李焘,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有助于建立眉山完整的文化谱系,让丹棱李焘像眉山三苏一样,成为一张享誉全国的文化名片。”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说道。

丹棱县幸福古村
本次学术交流会设置了主旨报告、分组研讨等多个环节,专家学者围绕李焘的史学思想、文学成就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山东大学教授王承略指出:“李焘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持之以恒的学术毅力,以及耿直守正的风骨气节,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我们应深入挖掘其文化精神,树立标杆,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丹棱社会风气进步与经济发展。”成都大学教授刘咏涛则从文学角度补充道:“李焘所著《六朝通鉴博议》在三国、魏晋南北朝等历史阶段的研究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李焘不仅是丹棱的文化骄傲,更是中华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学术精神与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丹棱县将充分整理和运用好此次交流会的学术成果,持续进行李焘文化内涵研究阐释,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智慧力量,努力打造成为传承弘扬李焘文化的史学高地。

专家学者分组研讨
除学术研讨外,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大雅堂、观赏了橘橙音乐会,通过“沉浸式体验+学术研讨” 的方式,切身感受丹棱 “山水之美”与“文化之韵”。他们纷纷表示丹棱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每一处古迹、每一段历史,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王方豪)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