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2025年工业水大会暨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第45届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600余名业界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共话工业用水、治水、节水技术与节水产业发展,探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及管理。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同时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5周年。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全国范围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既是我们应对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工业行业的绿色发展,离不开环保技术的支撑。水处理作为环保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工业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正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聚焦工业水处理领域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交流活动。会议旨在通过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水处理先进技术交流与共享,增进业界共识,加强技术对接与合作,引领水处理领域向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资源化方向迈进。
据悉,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 绿智赋能 领创未来”为主题,围绕工业领域用水、节水、治水及节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需求问题,设置1个主题报告会、7个专题研讨会、1个对话环节和49个站台展位,来自全国各相关高等院校、设计院所、科研机构、环境工程公司、水处理服务公司、咨询公司近百位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探讨与交流。

“十五五”将是加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也迎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通过为期一天半的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与会专家领导和嘉宾代表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正加速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答题”,更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加分项”。加强水处理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水资源高效、高值、安全利用,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的具体行动。面对新时期的“新目标、新任务、新需求、新问题”,水处理领域需加强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跨平台的技术研发,促进水处理技术与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深度融合,推动节水减污、节能降碳协同增效,赋能工业领域污染治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区域。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做出要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全面加强防沙治沙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切实维护生态安全指示。本次大会选择地处黄河流域的太原作为举办地,不仅体现了主承办单位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和积极响应,同时也起到了汇聚行业智慧和力量,挖掘黄河流域污水节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潜力,提升西部地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助力沿黄地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篇布局之年,又恰逢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成立45周年。45年来,工业水处理专委会见证了我国水处理、特别是工业水处理产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历程。多年来,专委会通过引领水处理技术创新,服务水处理产业发展。未来,专委会将一如既往地开展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学术、技术交流等活动,努力畅通水处理行业产学研用沟通渠道,积极促进水处理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持续赋能人水和谐共生和美丽中国建设。(姚荃茂 刘国晶)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