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瓜果飘香。10月17日下午,我们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泽普县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内。看到,新疆泽普县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内,万亩苹果园硕果累累,红彤彤、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这片曾经的戈壁滩,如今已成为集生态改善与群众增收于一体的优质鲜果基地,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科技赋能,戈壁滩变“甜蜜果园”
泽普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积累糖分的“黄金地带”。
了解到,近年来,泽普县立足自身优势,通过改良土壤、选育耐旱抗寒苹果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措施,在戈壁上建成了万亩高标准苹果种植基地。产业园聚焦苹果产业升级,引进秦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瑞香红、红思尼克、新农金等六大优良品种,通过“早熟+中熟+晚熟”搭配实现错峰上市,有效延长了销售周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科学的品种规划和技术管理,让泽普苹果品质出众。据产业园技术员介绍,得益于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泽普苹果糖度和口感远超普通苹果,形成了独特的品质优势。目前,产业园内进入丰产期的苹果园达5000多亩,每亩产量约1吨,产品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产业链延伸,小苹果变身“大产业”
泽普县现代富民产业园不仅专注于种植,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构建起“种植、采摘、包装、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产业园与多家知名果品公司达成合作,产品不仅通过电商直供内地市场,还开发出苹果脆片、苹果醋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生态富民,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泽普县现代富民产业园的建设,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兼顾了生态效益。戈壁滩需要防风固沙改善生态,而苹果林正好能起到固土护沙的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和改造,产业园让这片曾经的“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生态改善与产业富民的双赢典范。
近年来,泽普县持续深化“科技+产业+市场”融合,打造泽普区域品牌,推动苹果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未来,泽普县还将建设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让小小的苹果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大产业。
从戈壁滩到“甜蜜果园”,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泽普县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泽普模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苹果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金兰)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