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筑牢青少年法治防护网,近日,吉林省前郭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与第五检察部携手走进平凤乡中学,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法治讲座。本次活动聚焦网络犯罪预防、性侵害预防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三大核心板块,通过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为青春成长注入法治正能量。
警惕“帮信”陷阱,守护“钱袋子”安全。第二检察部的检察官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重点,为同学们敲响了警钟。检察官结合精心挑选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帮信罪”的法律规定及其社会危害性。“同学们,天上不会掉馅饼!看似轻松的‘刷单兼职’、‘高价租卡’,背后往往隐藏着犯罪分子的圈套,一旦参与,就可能无意中成为信息网络犯罪的‘帮凶’,甚至触犯刑法,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检察官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贪利、不参与,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远离一切可能涉及违法犯罪的活动。
筑牢身心防线,防范性侵风险。第五检察部的检察官则将关注点放在了青少年性侵害预防上。课程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性侵害预防知识,如何识别危险信号、建立身体界限意识、掌握有效拒绝和寻求帮助的方法等,更着重强调了当前新兴的网络性犯罪风险。检察官结合网络时代特点,警示同学们提防“隔空猥亵”、“网络交友诱导”等隐蔽性更强的新型网络性侵害手段。通过展示经典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如何保护自己,强调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不轻易泄露隐私信息、不拍摄和传送私密影像、对不当要求勇敢说“不”等自我保护要点,以及在疑似遭受侵害时如何保留证据、及时寻求帮助。
明晰责任边界,法律红线不可越。讲座的最后环节,检察官们共同为同学们解读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违法责任年龄划分的重要变化。他们清晰地讲解了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特别是明确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及已满十八周岁等关键年龄段对应的责任梯度。“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护身符’!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全面的,法律的底线也是清晰的。每位同学都应从小树立法治观念,明确行为边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检察官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更清晰地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大家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青少年。
此次法治宣讲活动采用“案例+互动+普法”三维模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成长指南。平凤乡中学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贴近实际、形式新颖,既增强了法律意识,又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前郭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法治教育内容,以检察履职助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的晴空。(作者:张思达)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