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之际,晋中市能源领域稳步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10月22日召开的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晋中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魏红州系统梳理五年发展脉络,围绕“煤更优、电更稳、气更足、耗更少、项目更精”的能源发展“全景图”,全面阐释了晋中市在能源转型与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的实践举措及发展进程。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稳住煤炭基本盘是发展的压舱石。晋中市能源发展路径围绕“稳中向智、稳中向绿、稳中向优”,不仅稳产量,更让煤炭产业变智能、变绿色、变高效。
五年来,晋中市原煤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年均产量1.1亿吨左右,年均增幅10%以上,占GDP的比重稳定在30%左右,提供就业岗位超30万个,经济支撑作用发挥明显。2022—2025年完成6804万吨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惠及300余万人民群众。晋中市下好“智能化”先手棋,累计建成22座智能化煤矿,市域煤矿普及了智能化工作面,先进产能占比97%,领跑全省。寿阳县智能化煤炭产业示范基地更是提供了煤矿提智增效、迭代升级的晋中样板。晋中市打好“绿色化”主动仗,4个地方所属煤矿项目入选全省绿色开采煤矿建设名录,黑色煤炭正变为绿色煤炭。晋中市将把握“优质化”新趋势,强化技改扩能,倡导精细化集约化生产模式,有序扩大生产规模,累计提升矿井产能1500多万吨/年。一句话,过去的煤矿是“苦脏累”,现在的煤矿是“智绿优”。
新能源实现新发展
晋中市充分利用风光资源,让清洁电力逐渐成为主角,核心是“两个并举、一个协同”。
在集中与分布并举方面,晋中市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开发和高比例利用,实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结构反转”。相较2021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增长3倍多,由267万增长到943万千瓦,占比从30.5%提升到60.80%,高于全省平均占比水平,位列前三。
与此同时,晋中市坚持传统与新型并举,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质。左权箕山抽水蓄能站点率先跻身“国家队”。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和灵活性“三改联动”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省定目标任务。电网结构持续补强,“十四五”电网投资规模连年跻身前列,变电容量、输电线路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3%、15%。
在此基础上,晋中市进一步强化供需协同,拓展绿色用能场景。晋中市积极探索“绿电直连+”模式,推动绿电入园,争取实现绿电园区量的突破和质的发展。累计建成充电桩8973台,桩车比1:6.24,位居上游,实现了公共充电桩在全市118个乡镇(街道)和商业体、工业园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全覆盖。
地下资源变身新气源
晋中市坚持“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双轮驱动,为全市增气添暖。一方面,分区施策加快推进产能建设,地面抽采煤层气产量大幅提升,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连续4年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特别是晋祥榆社—武乡区块获批国家级示范典型项目,勘探开发快速推进,2024年产量实现翻番,2025年预计将再次翻番,成为晋中市地面煤层气抽采提升上产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谋划推进一批的原则,全力推动煤矿瓦斯高效综合利用,全市煤矿瓦斯利用率2024年底达到52.9%,提前一年实现煤矿瓦斯利用率省定50%的目标,将过去令人头疼的“安全隐患”,变成了惠及千家万户的“清洁能源”。
低碳风尚绘就新底色
晋中市深知,节能就是增效,降耗就是减排。这五年,晋中市一手做“减法”,一手做“加法”,朝着绿色低碳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迈出了一大步。
一手做减法,晋中市严格能耗准入,遏制不合理用能,按最新政策,前四年已完成省“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严格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2021—2024年全社会煤炭消费连续实现负增长,14个耗煤项目共替代煤炭消费约1600万吨。一手做加法,晋中市深挖节能潜力,加强能源利用,发挥能耗要素保障作用,加快战新产业项目落地。新增清洁取暖改造约20万户,每年可减少散煤燃烧约50万吨,基本实现了建成区、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全覆盖,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推动能耗大县、园区及重点用能企业积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试点示范。推动电力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和更新设备。“节能宣传周”、全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培训会议让节约、绿色成为社会共识、行业共识。(李佳璐)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