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三省一市“人工智能与世界语创新发展”研讨会(FORUMO PRI NOVIGA DISVOLVIĜO DE ESPERANTO KUN AI)在苏州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世界语协会主办,浙江省世界语协会、安徽省世界语协会、上海市世界语协会、北京燕兴国际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苏州市世界语协会承办。来自长三角地区及北京等地的36名世界语者、教育工作者参会,共同聚焦人工智能与世界语融合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路径。
开幕式:“长三角世界语协会联盟”正式成立

嘉宾共同为“长三角世界语协会联盟”揭牌
10月18日下午,研讨会于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大数据产业园A座联捷会议室举办。仪式现场,同步揭牌成立“长三角世界语协会联盟”,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世界语领域正式开启协同合作新模式。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会长王汉平在致辞中指出,世界语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不仅是语言传播方式的革新,更应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助力国际交流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他充分肯定了长三角地区在世界语领域的引领作用,希望联盟广泛联动国内外资源,打造区域协作的典范。

江苏省世界语协会会长施光当选为联盟首任理事长并致辞。他表示,联盟将秉持“团结、协作、创新、共享”理念,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打破区域资源壁垒,建立高效沟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深耕“人工智能+世界语”,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促进技术与语言文化深度融合;三是加强青年人才培养,通过创新竞赛、实践平台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推动世界语事业持续发展。


与会者参观 “穿越视界 —— 国际世界语集邮展”,该展览由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江苏省世界语协会主办,苏州市世界语协会协办
此外,上海市世界语协会会长周天豪、安徽省世界语协会会长凌波、浙江省世界语协会副会长徐锦明分别致辞,一致表达了对三省一市协同推动世界语创新发展的期待。北京燕兴国际教育董事长张小燕、中国报道网数字中国频道苏州基地主编、苏州市世界语协会副会长张德兵也先后致辞,从教育实践、媒体传播等维度,为人工智能与世界语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学术研讨:聚焦“人工智能+世界语”前沿实践

10月19日,学术研讨环节在苏州西山风景区开启,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世界语”主题展开多场分享。
上午,匈牙利语言学家、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国际语言学项目创始人、世界语学院院士库特尼·伊洛娜(KOUTNY Ilona)以“Paroliga Kurso pri temo Laboro uzante la temvortaron”(关于工作主题的口语课,配合主题词典)为主题,引领参会者进行口语练习。彭青松则以“Python世界语分析之我见”为主题,探讨了世界语在机器翻译中的媒介作用。下午,库特尼·伊洛娜(KOUTNY Ilona)以 “Mondo, Lingvo kaj Vortaro”(世界、语言与词典)为主题,分析了世界语词典编纂与语言发展的关联。余细妹带来“Dublado de La edzino robota de sinjoro Fan”(《世界语,不只是语言:从配音〈老范和他的机器人妻子〉谈艺术、社会与人工智能》)分享,展示了世界语在文化传播中的实践案例。赵建平与刘明辉聚焦 “Praktiko de Esperanto kun AI”(世界语与人工智能的实践应用),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语学习、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10月20日上午,李国选围绕 “人工智能赋能世界语:机遇、路径” 展开分享,剖析了人工智能为世界语传播带来的技术机遇。报告结束后,长三角世界语协会联盟为优秀论文颁发了荣誉证书。
圆满落幕:开启融合发展新征程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了江苏省世界语协会理事会。此外,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位于会议地点附近的明月湾古村,丰富了参会体验。(江苏省世界语协会、全协秘书处)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