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乐山作家张贵清应邀走进“诵读中国”直播间,与海内外诵友、诗人共赴诗与声的盛会。本次直播由主播与新任“‘诵读中国’多伦多推广大使”冯晓玲联袂主持,三大平台同步播出,掀起一股跨越时空的诵读热潮。

诗起长城,声动人心
直播伊始,一段由喜马拉雅推荐的朗诵者杨洪江演绎的《八达岭长城》率先叩响心扉。诗中那句“我多想哭多想笑多想唱,想把长城当话筒”,在声音的雕琢下,不再是沉默的文字,而是有了心跳、有了回响。长城不再是砖石堆砌的历史遗迹,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声音中的屹立。

作家亲述,灵思如泉
在随后的访谈中,张贵清先生娓娓道来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从乐山峨眉的灵秀山水,谈到对家国历史的深沉凝视;从个人生命的细微体验,延展至民族精神的宏大叙事。他谈到,诗歌是“历史的液体”,而诗人是那“沿着沟壑延伸”的探寻者。他的回答,不仅揭开了《八达岭长城》的创作幕后,更让观众看见一位写作者如何将地理的高度,转化为精神的标高。
主播动情,即兴诵诗
节目的高潮不期而至。主播在深受感染之下,欣然即兴朗诵同一首诗。声音中既有对历史的敬重,也有对文化的热忱,那一刻,长城仿佛真的成为“一根古琴弦”,在直播间的空气中震颤出跨越古今的和鸣。三个平台同步直播,评论区互动热烈,点赞如潮,构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云端诗会”。
从乐山到世界,以诵读连接文明
张贵清作为乐山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早已超越地域。他的长篇小说《寻找》不仅荣获郭沫若文学奖,更通过多家线上平台与微电影改编,走向更广阔的受众。而此次走进“诵读中国”,正是其文学价值与声音艺术完美结合的生动印证。
“诵读中国”:让文字有声,让经典远行
本次直播是“诵读中国”继欧震诗会、上海多城签约之后的又一力作。平台正持续整合国内外资源,从多伦多到喀什,从安庆到乐山,通过“中国报道‘诵读中国’城市领读人”计划,推动诵读文化从线上延展至线下,从媒体传播深入至地方文旅融合。
这不仅是一场直播,更是一次文化的远征——当文字被赋予声音,当诗情遇见诵者,经典便真正活了过来,跨越山海,直抵人心。(刘甜甜)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