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在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的庄严时刻,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这片浸润红色基因的热土上,隆重举行了“红埔少年心向党 百面战旗猎猎红”——“泰山兵峰 红埔少年军校”纪念长征胜利89周年暨“红色万里行进滨州”“长征组歌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在中央红办“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全国红教办等多单位指导下,由滨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联合主办,旨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9时,纪念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于南风剧院正式拉开帷幕。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学校专题片《南风红色播报》与《百炼成钢》。滨州市关工委关爱活动指导部部长王树林为大会致辞,他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温长征精神,是对初心的回望,也是对使命的担当。红色万里行组委会主任汪大华在嘉宾致辞中指出,要让长征精神融入青少年的日常教育,激励他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吴方臣将军在致辞中向少年军校学生表达了他的殷切期望与深情嘱托。
随后,侯志民、杨培善、梅盛三位老英雄,与吴方臣将军、张淮南将军一同为“长征班”授牌授旗。一面面红旗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责任的传递,激励着红埔学子勇担重任、奋发向前。
为推动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大会举行了红埔少年军校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及红色文化推广大使聘任仪式。汪大华、吴方臣、张淮南、吴锡有、于瑞祥受聘为名誉校长;陈石平、周晓宇、赵光务、苏长征、刘连学、郭学、刘松林受聘为客座教授;孙金良、孙铎钊、朱贵旭受聘为红色文化推广大使。他们将成为少年军校建设与红色教育推广的重要力量。
在捐赠环节,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向学校捐赠“百面战旗”,由汪大华、张淮南与学生代表共同接收;孙金良代表红色万里行华义众和(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红埔兴华”梦想树九株,寓意红色精神扎根校园、茁壮成长;抗美援朝老战士捐赠珍贵红色藏品,吴锡有与学生代表共同见证;学雷锋基金管委会捐赠雷锋塑像、书籍以及清新剂,由吴玉兰、吴达君与学生代表接收。这些捐赠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精神滋养,为红色校园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仪式尾声,学生们表演了舞蹈《红小鬼》与歌舞《保卫黄河》《唱支山歌给党听》,用青春的艺术语言诠释历史的厚重,展现新时代少年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致敬。各位领导寄语全体同学: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儿童,要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刻苦学习,树立理想,在新的长征路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10时,全体人员移步旗帜梦想广场,举行“百面战旗进校园”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百面英雄战旗同时升起,五星红旗与百面战旗交相辉映响彻云霄,场面宏大,令人心潮澎湃。红领巾代表献词铿锵有力,表达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坚定决心。
嘉宾们共同观摩红色校园。大家走过长征大道,参观长征馆,回顾那段艰苦卓绝而又光辉伟大的历程。在长征塑像前,汪大华、吴方臣、张淮南、王树林等嘉宾整理缎带、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随后,红色万里行组委会成员、老英雄、名誉校长、红色文化推广大使与学生代表共同植下“红埔兴华”梦想树。一株株树苗象征着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也寄托着对少年成长、民族复兴的美好祝愿。
10时50分,八一体育场上响起铿锵口令,红埔少年军校军事科目演练正式开启。无人机战队精准编队、精武战队战术迅猛、兵峰拳术战队刚劲有力、兵峰女子战队步伐铿锵、特种战术战队协同作战、红埔突击队反应迅速、反恐防暴战队出击果断、千人军体拳战队气势如虹……各战队以过硬素质与昂扬斗志,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军校学员的军事素养与精神风貌,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上午活动在激昂的演练中暂告段落,红色精神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如星火燎原,照亮前路。下午,“长征组歌进校园”演出在南风剧院举行,经典旋律让师生在艺术熏陶中深化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红埔少年军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红船议事厅举行,推进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少年军校建设路径、红色文化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军校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播种。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将继续筑牢红色育人阵地,完善“大思政”教育体系,让长征精神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不忘来时路,走好未来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红埔少年的崭新篇章。(刘琳琳 李彤彤 许雅欣)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