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座钟,彰显
“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理念;
一张地图,展开
外事会谈场面中极其罕见的一幕;
一张签字桌,定格
中德两国双向开放的历史瞬间。
▲ 当地时间7月7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索非亚文化宫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近日,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保加利亚,并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赴德国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并正式访问德国。其间,小百通注意到有这么几件物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一个座钟
彰显“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理念
当地时间7月6日—7日,在正式访问保加利亚并出席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间隙,李克强专门安排时间,与十多位参会领导人一一举行双边会见。
李克强总理面前的会谈桌上,摆放着一台袖珍的银色座钟。它会提醒总理会见时间到了,不能让下一位领导人在外面空等。不论是综合实力走在前列的中东欧大国,还是经济和人口小国,李克强一律平等对待,与每位国家领导人会见时间都一样。
▲ 李克强总理在会晤间隙与官员交谈。
在如此高效率、快节奏的会见中,李克强总理每次在简单的开场白后,总是礼貌地先请对方领导人先谈,给予每个国家和每位领导人充分的尊重。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愉快氛围,使得“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得以充分彰显。
斯洛文尼亚总理采拉尔当面对李克强说:“每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期间,您都要一下子见十多位国家总理,您不仅精力充沛,而且每次都见解独到,为‘16+1合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方一直按照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推动‘16+1合作’。”李克强回应道,“面对当前纷繁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尤其要坚持和平共处,人类始终应当和谐相处,平等相待。”
▲ 爱沙尼亚总理拉塔斯在会见之后,发推特说:“爱沙尼亚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势头强劲,从去年开始,两国已启动多个成功的大项目,其中大部分已进入筹备阶段。我非常愿意同李克强总理携手努力,让两国能够继续在各个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同时还@了China Focus。(此处插入一条硬广:是俺们百通社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作为才诞生半年多的账号就有了如此影响力,绝对值得关注~~)
一张地图
展开外事会谈场面中极其罕见的一幕
这是外事会谈场面中极其罕见的一幕,据悉李克强总理也是首次经历:会谈刚刚开始5分钟,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手拿一幅地图起身,直接走向坐在对面的李克强总理,并在中国总理的身旁坐了下来。▼
“我想给您看一张地图。我们计划在这里修建一条隧道……”鲍里索夫用笔在地图上向李克强示意。
保方翻译紧随鲍里索夫来到中方坐席区,站在鲍里索夫和李克强身后,以便更准确传递保方信息。中方部长和工作人员自然而然“围”在两位总理身后。保方部长也不时插话,对有关项目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你们有什么具体设想?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合作?”李克强问道。
“我们已经做出规划,为了确保投资回报,希望这一项目与中国一起进行合作。”鲍里索夫说。
…………
两位总理并排而坐,对着一张地图会谈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了这场为时1小时的外事会谈结束。
在外交礼宾人员两次提醒该去共见记者后,鲍里索夫对李克强说:“相信我们共同合作,一定会建成很漂亮、很成功的项目。”
“我们就是要通过多边合作,反对单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和自由贸易,实现多边共赢。”李克强回应道。
两位总理随即从相邻两个座位起身,并肩走向共见记者的会场。一位现场的资深外交官感慨:“这样的外事会谈场面,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
一张签字桌
定格中德两国双向开放的历史瞬间
▲ 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面前的这张棕色签字桌,定格了中德两国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的历史瞬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德国巴斯夫集团签署了在湛江建设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的合作备忘录。紧接着,中国宁德时代董事长与德国图林根州经济部长签署了在德国东部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工厂的项目。
从当天上午举行的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到当天下午举行的第九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闭幕式,两位总理一再提及这两份商业协议的重要意义。
“坦率地讲,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中国中西部其实很需要像宁德时代这样的投资项目。”李克强说,“但这是企业的自愿选择,只要符合市场规则,符合企业意愿,中国政府都会给予支持。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很好范例。”
“正像中国要加快发展西部一样,我们德国也需要加快发展东部。我们欢迎宁德时代这样的投资项目。目前欧洲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我们把这项技术第一次引进到欧洲。”默克尔回应说,“中国对德国投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德国对此持开放态度,欢迎中国企业加大对德投资。”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军企业之一,宁德时代此次投资德国不仅为德国带来一项全新的技术,也为当地带来600多个就业岗位,并为宝马、大众、戴姆勒等车企提供配套产品。而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在广东湛江的投资则是首家中国重化工行业的外商独资企业,具有示范意义。
李克强表示,中德经济技术合作离不开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加剧的复杂形势,中国和德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应该携起手来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我们一直关注中国对外开放的最新进程,赞赏中国不断改善市场环境、开放金融市场所释放的积极信号。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德中合作潜力无限、前景广阔。”默克尔说,“贸易战会冲击所有国家,损害各国利益。德方愿同中方一道,共同发出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
李克强重申,中国将继续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愿与德方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拓展三方合作,实现互利多赢。
资料来源 / 中国政府网
编辑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