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地”造未来,“信”联天下——在德清绘就数字地球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28 21:22:14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10月24日,随着第二届联合国地信周在德清落下帷幕,短短5天,60国千余代表共议地理信息行业的未来与实际应用。多元对话、中非合作、青年创新与AI协同成为亮点:中国经验助力非洲减灾,留学生盼归国应用;苏丹青年受智慧城市启发,拟用AI+太阳能解决停电;“世界地信之家”经过一年发展入驻亚非机构已达17个。从“地理信息”到“地理经济”,德清以会聚才、以才促产,撬动全球地理信息产业链加速向前,“中国地信名片”愈发闪亮。  

第二次参加联合国地信周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UN系统网络主席的德阳·雅科夫耶维奇兴奋地表示,参与国际地信周的全球重量级嘉宾、国际同仁越来越多,嘉宾专程从亚洲、欧洲、非洲以及美洲赶过来,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地理信息发展的未来方向。同时,场馆内20多家地理信息相关企业策展宣传,展现了地理信息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本届地信周采用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活动形式,涵盖高端对话、圆桌会议、专题研讨、技术展示、能力培训等。其中,多场莫干山对话围绕未来可持续发展、地理空间治理造福人民、海洋探测与蓝色经济、青年地理空间知识创新与未来发展等10个主题,开展了行业内最前沿的成果分享与实践探讨。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助理秘书长比约格·桑德凯尔在聆听了高端对话、研讨会后表示,她对提及的案例,例如利用地理空间图像和卫星数据来监测火灾、海岸线的变化等应用印象深刻,也对中国-非洲之间技术与经验的分享等成就表示高度的认可。

世界地信周活动期间,也吸引了许多在中国学习地信相关专业的留学生的参与,在中国地质大学留学的尼日利亚籍学生在分析了家乡尼日利亚的洪水、北部的干旱和土地退化、南部的石油泄漏造成污染等问题后,认为地理空间知识在这些领域有着诸多应用,希望自己学成归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卢旺达航天局战略与国际合作司司长阿德林·卡姜吉则表示在中国留学的非洲留学生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他们国家,为非洲的数据搭建、能力建设和知识转移做好了准备。

此届联合国地信周还开展了联合国综合地理信息框架(UN-IGIF)建设研讨与全球地信青年对话会等活动,资深专家向地信新生代展示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优秀实践和应用案例,促进地理信息领域的知识共享,点燃了地信青年一代的创新活力。同时,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地信+人工智能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从举办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联合国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到联合国地信周的举办,德清以国际会议为牵引,吸引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产业与人才的聚集;以联合国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为平台,带动资源的流动;以地理信息小镇为枢纽,带动资本的流动。借助这三大引擎,德清正在国际舞台上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国地信名片”,以“地信+”生态链激活发展新的动能,持续释放全球流量的效应。(张洪祯 房鑫平 报道)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