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由台盟中央两岸书画院指导、北京国风书画教育普及学会主办的“2025饮河社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穆学锋、张国彬、窦为龙、林阳、汪明华、刘琳、苟君、德岸、沈华维、恽小钢、杨公拓、张建富、王改正、李葆国、李洪智、宋新郁、王红梅、赵勇、王建勋、徐志存、王军领、王维彬、李徽、冯可儿、陈慧芳、李明明、梁超、郑晓涵、乔乔、何德建、刘和平等30余人参加。


人民艺术家杂志原总编辑汪明华主持会议。台盟中央两岸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窦为龙、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书记张国彬、北京国风书画教育普及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琳先后致辞。
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苟君等作主题发言,介绍饮河社历史等情况。台盟中央宣传部部长穆学锋、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林阳、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沈华维、北京市文史馆馆员恽小钢、台湾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张建富、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王改正、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常务副主任李葆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洪智、德中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宋新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红梅、世侨书画院院长赵勇、北京艺术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勋、北京国风书画教育普及学会副会长徐志存、山东大学中文系博士邓晓涵等嘉宾纷纷发言,展开研讨。







会议认为,饮河社群体以笔为阵,以诗为旗,以旧体诗词记录时代风云,抒发家国情怀。其诗词创作,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底蕴和独特魅力,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会议指出,饮河社群体不仅诗词精雅,而且书法精美,取法高古,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很有启示意义。会议强调,饮河社的实践充分证明,文化抗战与军事战争的英勇斗争相互呼应,共同谱写出全面抗战的壮丽诗篇,具有凝聚民族精神、弘扬爱国情操、延续中华文脉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饮河社成立85周年。饮河社是抗战时期全国最大的文人结社,汇聚了章士钊、潘伯鹰、沈尹默、乔大壮、陈寅恪、吴宓、谢无量、黄杰等众多知名文人。他们在国家危亡之际,通过诗书创作和雅集活动表达国仇家恨和时代情绪,是文化抗战的典型代表。










饮河社是抗战时期全国最大的文人结社,汇聚了章士钊、潘伯鹰、沈尹默、乔大壮、陈寅恪、吴宓、谢无量、黄杰等众多知名文人。他们在国家危亡之际,通过诗书创作和雅集活动表达国仇家恨和时代情绪,是文化抗战的典型代表。此次饮河社研讨会的举办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促进两岸学术交流与合作、强化两岸同胞共同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刘和平 通讯员殷鑫)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