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形机器人精准抓取鸡蛋、航天设备完成微米级装配时,这些“丝滑操作”的背后,藏着一颗来自西安铁一中校友的“感知核心”。近日,西安市铁一中学2012届校友鱼晨博士华力创科学CEO兼联合创始人,受央视CCTV10邀请参加《读书》栏目录制。

鱼晨为深圳智能生活创新的 “实践者”。他带领团队将海外先进传感技术引入深圳,成功应用于智慧医疗、智能装备领域,深谙深圳科创政策与产学研协同机制。节目里,他分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坎坷与收获,揭秘 “为什么深圳能让创新想法快速落地”,让观众看见 “深圳速度” 背后的科创生态优势。
冲击“传感界”天花板
鱼晨博士归国前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在求学期间,鱼晨在精准触觉传感技术方面取得了业内公认的开创性成果。所主导研发的基于光学复眼的多模态触觉感知技术OMsense,参与研发的复杂曲面分布式触觉感知ESSENCE技术在理论与技术实践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带领团队坚持源头技术创新,专注于用世界首创的光学多模态感知技术攻克多维力传感器的微型化难题。
在微型多维力传感器的攻关过程中,鱼晨博士和团队面临一系列难题,包括如何实现毫米级直径的微型化尺寸,如何通过结构优化在毫米级直径尺寸上实现医械线束通行的中心通孔,以及如何满足医疗器械所需的140度高温灭菌要求。当中每一个难题都困扰业界已久。
秉持对国产技术创新的坚持,鱼晨博士最终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世界最小的医用光基多维力传感器Photon micro 3X,实现了极致的8.5mm微型化直径,3mm中心通孔,以及通过多轮140度高温灭菌测试。这一突破意味着国产手术机器人已成功摆脱对国外传感解决方案的依赖。
从铁一沃土到世界前沿
“回想起在铁一的日子,校园里那股浓厚的探索氛围和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其实早就悄悄为我埋下了敢闯未知的种子。”鱼晨博士的话语里,满是对母校铁一的感念。“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设备、对着难题执着追问的日子,现在想来,正是我后来敢去攻克世界性难题的初心萌芽。铁一的校铭“来为求知 去做栋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我生命中的做事方式——后来我到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专攻‘卡脖子’的触觉感知难题,归国后带着团队在深圳创立华力创科学、推动‘严肃触觉’概念落地,甚至如今能让我们的传感器从小型医疗器械用到航天航母制造,靠的都是这份从铁一学到的务实创新。”
这份成就,是他埋首实验室、攻坚数载的结果,更是西安铁一中深耕育人、厚植创新土壤的生动见证,该校也期望更多铁一学子以他为榜样,在各自领域坚守初心、勇攀高峰,带着铁一人的信念与担当,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书写更多“为国铸器”的精彩篇章!(西安市铁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