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共探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7 23:16:31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11月5日上午,第八届中国教育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成果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专业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承办,北京继教网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论坛现场吸引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校领导,教师发展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教育数字化部门负责人,高校及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教育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企业代表等500多人参会。

聚焦时代变革,共探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新路径

在人工智能浪潮重塑各行各业的今天,教育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论坛以“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为主题,旨在为全国各地各级各类教师培养与智能研修搭建“交流分享、启迪智慧、引领示范、成果推广”的高端平台,依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的科研积累,以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实践的新模式,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高规格阵容聚智:理论引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

本次论坛以“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构建教师数字素养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核心目标,邀请教育领域顶尖专家与一线实践先锋组成强大嘉宾阵容。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陈敏副教授分别主持,分“领导致辞、专家报告、案例分享、成果发布”四大环节,实现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有机统一。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杨宗凯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必修课”。他强调,教师是这场深刻变革中最关键的力量,其数字素养直接决定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是打通教育数字化“最后一公里”的根本保障。本次论坛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搭建高规格交流平台,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核心议题,以“顶天”“立地”的研讨方式——既邀请知名学者进行高屋建瓴的主旨报告,又汇集多领域实践者分享一线案例,共同探索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路径。他特别表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当好“联结器”和“催化剂”,携手各方以此次分论坛为起点,为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新时代教师队伍,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专家报告环节,清华大学一级教授谢维和率先带来《论APP的教育性——简谈教师的数字素养》主题分享,从教育本质出发,剖析数字工具的教育价值边界,提出“教师数字素养需以‘育人’为核心,避免技术应用流于形式”的核心观点,为一线教师如何理性运用 APP等数字工具提供方法论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宝存则以《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全球图景与本土构建》为题,系统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及各国素养框架的特色与共性,结合我国《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提出“兼顾国际视野与本土需求的分层构建路径”,为区域与学校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方案提供理论参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熊璋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道路》,强调“人工智能教育需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平衡技术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引发与会者对智能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

多维度案例分享:覆盖全学段的实践创新成果

一线实践案例分享环节成为论坛亮点,来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企业服务领域的代表,带来各具特色的数字素养提升经验,展现不同场景下的创新解法。

基础教育领域,银川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高银莉以《智能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创新》为题,分享学校通过“预习数据诊断—课中智能互动—课后个性化作业”的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从“经验教学”到“数据驱动”的转变,为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落地提供可复制的课堂实践样本。

教师培训领域,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总编、研究院院长张晓明带来《数智技术赋能教师新质培训的实践突围》案例,详细介绍继教网依托“TeachSeek数智教育平台”构建的“精准诊断—个性培训—实践跟踪—效果评估”闭环体系,通过 AI 测评定位教师能力短板、智能推荐研修资源,破解传统培训“碎片化”“两张皮”难题,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模式创新提供实践范本。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领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邓雁希分享《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介绍学校通过“诊、训、赛、研”一体化体系,结合学科特色推进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校长赵英虎则聚焦《数据科技特色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阐述面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如何通过“校企协同、项目驱动”提升教师数字技术应用与课程开发能力。

此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助理、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李会钦,无锡市梁溪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邵华强,分别从企业服务与区域推进视角,分享“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新生态”“AI 赋能区域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路径”的创新实践,为论坛提供多维度、全场景的经验参考。

成果发布锚定方向:500+参会者共绘教育数字化蓝图

论坛尾声,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发布《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典型案例(2025)》成果,系统收录本次论坛及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实践案例,为各地各学校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工作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操作指南。同时,还发布了专门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与提升的“博雅智评·师友智能体”,该智能体专门为服务教师素养发展而推出,旨在帮助区域管理者和教师准确掌握现状,科学规划提升路径。

最后,吴砥教授对论坛进行总结,指出本次论坛实现“三大突破”: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专家观点直指痛点、案例经验可落地;二是覆盖学段与主体更全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校到企业形成协同合力;三是成果转化更直接,发布的典型案例为后续工作提供明确路径。

作为协办单位,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总经理石光表示,未来继教网将持续发挥平台资源与技术优势,将本次论坛的思想成果与实践经验转化为具体服务——一方面优化“教师数字素养 AI 测评与培训体系”,为各地提供个性化研修方案;另一方面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协同,共建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生态,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地见效。

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论坛内容兼具“高度、深度、温度”,既明确了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理论方向,又获得了可直接应用的实践方法,还发布了重磅的研究成果,非常有收获,后续将把论坛成果融入本地、本校的教师发展工作,为促进智能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张洪祯 黄卓然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专业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