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走进四川省邻水中学

发布时间:2025-11-09 22:36:5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当AI日益融入生活,青少年应如何面对科技浪潮?11月5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潘春洪教授走进四川省邻水中学,为高一年级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走近人工智能》的精彩科普讲座。本次活动不仅揭开了AI的神秘面纱,更引导同学们在人工智能时代找准自身定位,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讲座伊始,潘教授便以“商场自动门与高铁人脸识别闸机,哪个是AI?”的趣味问题点燃现场。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后,他揭示答案并深入阐释:自动门仅是物理感应,而能进行身份识别的人脸闸机才运用了AI技术。通过一系列生活实例,潘教授清晰界定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本质区别,让同学们认识到,AI的核心在于让机器执行需要“智能”判断的任务。

潘教授系统梳理了AI的四大核心能力:感知环境、自动生成、博弈对抗与持续学习。同时,他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AI当前的“软肋”——缺乏常识与情感、逻辑推理能力有限、难以灵活变通。这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同学们勾勒出一幅客观而全面的AI技术图谱。

面对“AI会取代人类吗”这一终极提问,潘教授给出了坚定而充满智慧的答案。他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例,强调“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和自主探索能力,是人类独一无二、无法被算法复制的核心价值。”他谆谆告诫学子,切不可将AI用作“抄作业”的捷径,而应使其成为提升学习效率的助手,始终将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置于首位。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从军事应用畅想到未来职业。潘教授一一解答,并分享了其从农村学子奋斗至清华教授的逆袭心得——“主动思考”是成功的根本。他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践行“一题多解、错题归类、题型归纳”的方法,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它不仅是一场科普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生涯启蒙。相信邻中学子必将以此为契机,在AI时代浪潮中,找准方向,锤炼思维,成长为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李盈燕)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