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激发高校改革发展活力,推动教育强省建设。山西自2023年启动高等教育百亿工程以来,三年来,安排100亿财政资金,聚焦立德树人、院校布局、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学研究和内部治理六个方面,实施了20项具体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11月11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对相关成果做了介绍。
高等教育百亿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站在推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度,谋划实施的一项旨在“夯基垒台”的重大工程。山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山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介绍道,全省新设、转设11所高校,新增1所博士学位授予高校、3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全省设区市实现本专科高校全覆盖,形成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核心的高等教育集聚圈,以及以晋北、晋东南、晋南为基点的高等教育集聚区,“一核引领、三圈联动、省市协同”的人才培养版图基本成型。
在高等教育战略布局方面,全省高校在空间布局、办学类型、结构层次与山西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战略安排更加贴近,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山西医药学院、晋中健康学院、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先后获批并开始招生。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建成启用,山西中医药大学、运城学院成功增列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科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据山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碧介绍,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实施以来,三个学科首次晋级A类学科,三个国家“双一流”学科取得重要进展,4所高职院校入列国家第二轮“双高计划”。新增ESI全球前1%学科10个,1个学科首次挺进全球前1‰。新增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新兴、急需本科专业105个。对接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布局建设了31个现代产业学院和66个特色产业学院,与16家省属国有企业共建4个“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度显著增强。
同时,由山西省高校牵头或参与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获批6个。高校作为依托单位建设了山西省实验室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11个,培养了一支300余人的高校技术经理人队伍。山西中医药大学李青山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落地转化,成果转让金额超亿元。
作为百亿工程的重头戏,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成效明显。李金碧讲道,全省高校引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3人次,引进青年博士及博士后3000余人,全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化率突破40%。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在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的加持下,山西高等教育在教育强省建设征程上高歌猛进,跑出了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李金碧表示,我们将接续谋划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工程,加快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教育科技人才良性互动的新生态,努力让高等教育成为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软实力和硬支撑。(姚荃茂)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