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香格里拉之上:看见人,看见幸福

发布时间:2021-07-20 10:12:0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炫中国”幸福香格里拉》的镜头里,有一种难得的克制。它无意打造一部平铺直叙的成就展陈,更像一扇悄然敞开的窗,让我们得以望见,高原之上最动人的风景正是人。

当影像褪去宏大叙事的外衣,那些刻着风霜的皱纹、因希望而明亮的眼眸,便成为这部纪录片最坚实的肌理。于是,“香格里拉”这个被传说包裹的名字,终于带着人的体温,变得真实可触。

斯那定珠的故事,是一场用生命书写的“另一种乡愁”。这位已在城市积累财富的藏族汉子,最动人的不是衣锦还乡的荣光,而是他执意要修一条公路,将故乡从时间的褶皱中拽回现代文明。镜头掠过绝壁上硬生生凿出的60公里天路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一份近乎固执的深情。2008年,这条路让巴拉村通了电、通了路、通了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打通了一个封闭村落对未来的全部想象。斯那定珠身上那股“愚公”般的韧劲,恰恰道出了发展的本质:它从不来自外界的施舍,而是源于土地深处生命力的觉醒。

如果说斯那定珠的坚守是本土力量的磅礴宣言,那么曹孟宇和他身后的720名驻村干部,则是一首沉静而坚韧的散文诗。五年间,徒步7500公里,走访13752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青春在群山间静静沉淀的轨迹。纪录片没有将他们塑造成悲情英雄,而是跟随他们的日常,看他们如何将政策文件转化为家长里短的贴心话,把国家的脱贫蓝图细化为一家一户的精准帮扶。他们的身影,宛如一座细腻的桥梁,一端连着国家愿景,一端系着村民的柴米油盐,让“脱贫”这个宏大的词汇,最终落在千家万户的账本上。

这部影片的影像美学与它的内容气质相得益彰。它摒弃居高临下的俯视,选择与拍摄对象平视相望,甚至带着几分敬畏微微仰视,仿佛在认真聆听每个人的心事。镜头总在捕捉细节里的温度:跟随村民劳作的身影,记录他们与土地之间那种熟稔的沉默;定格收获时的笑脸,眼角堆起的笑纹里漾着掩不住的安稳,嘴角扬起的弧度透着暖意。没有花哨的转场,没有刻意的光影,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片段,一点点累积成影片最动人的真实感。我们不再是通过数据和报告“理解”脱贫,而是借着这些具体的画面,真切“感受”到何为发展,何为日常中的幸福。

影片落幕,感动与思考仍在心中流转。真正绚丽的中国,从来不是靠宏大的口号堆砌而成,而是由这些扎根泥土、平凡却了不起的人,一砖一瓦共同筑就。在香格里拉之上,我们看见的是人,也是幸福本真的模样。(文:朱彦先)

责任编辑:郭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