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医者仁心勇闯“手术禁区”,南华医院助高龄危重患者重获行走希望

发布时间:2025-11-12 15:41:4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两个月前,一位身患左股骨颈骨折、颅内感染(李斯特菌)、脓毒血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等十大危重病症的曾姓老人,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多学科团队(MDT)的紧密协作与共同努力下,成功跨越了“手术禁区”,最终康复出院,出院时家属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近日,这位老人步行回院复查,用坚实的脚步,为这场生命奇迹写下了最动人的注脚。

患者出院时家属赠送锦旗

患者入院时,情况危急,堪称“灾难性”。李斯特菌颅内感染与全身性脓毒血症肆虐,加之肝硬化失代偿、肝性脑病、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多重疾病叠加,心肺功能濒临极限。股骨颈骨折带来的创伤无疑是雪上加霜。剧烈的疼痛、长期的卧床,对于这样一位老人而言,意味着肺部感染快速加重、血栓形成、褥疮等一系列致命并发症。保守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情况恶化。

“手术,是唯一可能让他重获生机、有尊严活下去的希望。但风险极高,他可能连麻醉关都过不了。”关节外科主任黄忠名坦言。面对挑战,医院迅速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多学科协作机制。一场由关节外科牵头,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临床营养科共同参与的大会诊紧急召开。“风险虽巨,但希望犹存。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必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份科学的研判与医者的担当,给了家属信心。

手术当日,主刀医生黄忠名凭借丰富经验,以最小损伤路径迅速完成关节假体植入,麻醉医生精准调控,团队默契配合,仅40分钟便顺利完成手术,出血量不足100毫升。“这类患者每延长一分钟手术时间,死亡率就可能上升10%。”医生术后感叹,“我们不仅要接上骨头,更要托住生命。”

手术成功只是开始,术后的康复管理是另一场硬仗。在ICU度过危险期后,患者转入关节外科病房。关节外科护士长黄丽春组织科室护理团队根据病情为患者定制了“三段式康复计划”,从床旁被动锻炼到助行器负重训练,再到指导家属进行居家照护,黄丽春回顾患者康复历程感慨地说:“患者从卧床到坐起,从站立到挪步,每个阶段都凝聚着医患同心的高度配合。”

11月10日患者复查时可自主行走

近日,当患者独自步行走进诊室复查时,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高风险手术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勇气与担当。这个病例的成功,是现代医学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典范,更是医患之间以性命相托、彼此成就的生动体现。”黄忠名总结道,“它告诉我们,在敬畏生命的前提下,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医学的边界就能不断拓展,生命的奇迹就有可能发生。”(邓小保 黄丽春)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