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店招的钢架生锈了,存在安全隐患。”11月6日,四川省邻水县执法队员许川在检查一处宠物店招牌时对店主提醒道。店主黄先生听后恍然大悟:“以前没注意,安全确实无小事!”
这样的对话近期在邻水县街头屡见不鲜。为守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自9月15日起,全县启动了广告店招安全专项整治,对城区招牌进行“地毯式”排查。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招牌8109块,拆除隐患14处,整改加固29处,有效消除了城市上空的“隐形炸弹”。
拉网排查 “一牌一档”动态管理
“虽然你这个店招是新做的,但是也要经常通过检查口上去看看,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就要第一时间排除。”在邻州大道某电瓶车销售店前,执法队员肖雪指着新安装的店招对店主熊先生说道。熊先生连连点头:“没问题,我们一定注意!”
这样的对话,源于邻水县组建的“专班+专人”排查队伍。他们对县城建成区展开拉网式排查,重点针对主次干道、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区域,逐户核查广告店招的结构安全、线路隐患等问题。
“我们建立了电子数据库,实现‘一牌一档’动态更新。”邻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应来介绍,每块招牌的设置时间、责任人、隐患类型、整改情况等信息全部录入系统,确保问题可追溯、责任可落实。目前,已累计发放整改通知书82份,推动排查工作精准高效。
即查即拆 隐患“动态清零”
“之前那块招牌很旧了,总担心它掉下来,现在换了新的,走路都安心多了!”在人民路中段,某培训机构附近的居民李女士指着头顶上崭新的店招说道。数日前,执法队员肖兵巡查时发现该机构店招年久失修,当即下达整改通知,如今安全隐患已彻底消除。
整治行动坚持分类施策:对结构松动、支架锈蚀等问题,要求责任单位7日内完成加固;对存在脱落风险或违规设置的招牌,则“即查即拆”。针对无主招牌,县里启动代履行程序,直接组织专业队伍拆除,确保“不延误、不遗漏”。
“整改不是终点,防反弹才是关键。”执法队员肖兵说。为此,邻水县建立了“整改-复核-销号”闭环机制,通过现场核验确保隐患真正清零。截至目前,已累计拆除隐患招牌14处,整改加固29处。
审批“双把关” 安全承诺压实责任
“新店招必须符合技术规范,您签署这份安全承诺书后,我们再进行现场踏勘。”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13号窗口,工作人员正耐心指导商户办理广告店招备案手续。
从源头杜绝隐患,是邻水县此次整治的核心举措之一。该县严格执行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对新建、改建招牌实行“前置审查+现场踏勘”双把关,确保设计合理、安装牢固。同时,推行安全承诺制,与设置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安全主体责任。
“事前审批严格,事中监管到位,事后追责有力,才能形成长效机制。”邻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唐兵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商户像电瓶车店老板熊先生一样意识到:“招牌不仅是门面,更是安全责任。”(吴乾超)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