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中、农、建三大行同日举行半年业绩会 管理层预判下半年银行业走势

发布时间:2018-08-30 18:28:2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谢智华王哲)8月28日中行、农行、建行三大行公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次日三家银行又召开业绩发布会,由各行管理层解读上半年业绩的同时展望下半年银行业发展趋势。

从上半年的业绩情况看,三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净息差和不良率变化情况等关键指标持续向好。其中,净利润增幅继续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净利息收入的改善,农行的净利润增速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由于净息差(NIM)的持续改善,三家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也不断向好发展。

中行:盈利性逐步改善经营效益稳中有升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模式,强化价值创造理念,资产负债发展的平衡性、盈利性逐步改善,经营效益稳中有升。”8月29日晚间,中行新任行长刘连舸向媒体表示,上半年该行扎实推进各项战略性工作,为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创造了良好开局。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行2018年上半年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090.88亿元,同比增长5.21%。

中报数据显示,中行资产负债稳健增长,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合计分别达到20.29万亿元、18.68万亿元和1.61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25%、4.44%、2.16%。截至6月末,集团客户存款较上年末新增6949亿元,增长5.09%,增速快于贷款增速,在负债中的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48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我行净息差延续了稳中向好的趋势。集团净息差1.88%,比去年全年上升4个基点,比一季度上升3个基点。其中,二季度当季净息差1.90%,环比一季度上升5个基点。”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分析认为,“息差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该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

张青松称,这一方面受益于美联储加息,境外资产收益率持续走高,推动中行境外机构净息差上升。另一方面,中行主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活期存款平均余额占比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此外,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境内人民币存放央行平均余额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中行中报称,中行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持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刘连舸介绍,上半年,中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4145亿元,主要投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向“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新增授信165亿美元,累计提供授信支持1159亿美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截至6月末,银保监会考核口径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超过10%,高于全行贷款同比增速。在19个省(市)设立法人村镇银行101家,下设支行网点120家,建成国内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加大风险化解力度,上半年累计化解不良资产753亿元。

刘连舸称,下半年贷款继续保持平稳适度增长,全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民生消费、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支持京津冀、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积极参与地方债投资,加大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信用债投资力度。下半年,中行计划为外贸企业提供不少于6500亿美元国际贸易结算服务和1000亿美元贸易融资及保函授信支持。推动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培育对外贸易新动能。积极支持和引导国内企业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主动开拓东盟、中东欧、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业务。

中行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治理机制,加大重点领域管控力度,资产质量基本稳定。截至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1633亿元。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化解不良资产753亿元,同比多化解18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64.79%,满足监管要求。

“从我行整体情况来看,集团口径不良率相对较低,拨备充足,风险抵御能力良好,信贷风险整体处在可控、可化解的范围内。”中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称。潘岳汉介绍,中行的新发展战略对于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授信管理方面,近年来中行按照标本兼治、防控结合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抓风险化解,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完善长效机制。

农行: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降”

中国农业银行2018年半年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079.50亿元,同比增长10.25%;实现净利润1,159.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06亿元,增长6.7%。

利息净收入是农行营业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占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76.3%。其中,利息净收入2,338.33亿元,同比增加225.10亿元;净利息收益率2.35%,同比上升11个基点;净利差2.24%,同比上升13个基点。

农业银行对下半年的净利息收益率预期“稳中有降”。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858.9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1.37亿元;不良贷款率1.62%,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双降”。

农业银行行长赵欢称,今年上半年银行业的不良和不良率皆有所上升是技术性原因所致,因监管层对于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迁入不良有更严格的要求,但对农行影响不大。农业银行从2016年开始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多清收、多核销、多重组、适度批量转让”,上半年完成打包19个资产包,平均本金收回率约43%,今年年度计划处置不良资产1250亿以上。

此外,农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表现突出,实现收入90.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85亿元,增加37.7%;自营及代理黄金交易量2,776.53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4.2%;自营及代理白银交易量39,244.47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4.5%。

报告期内,农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发行规模1572.74亿元,同比增长41.7%,募集资金665亿元支持高端制造业和重点央企,发行27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战略,实现债券通项下中期票据、熊猫债、长租公寓中期票据等创新项目落地。并购重组业务融资余额853.94亿元,落地实施市场首单租赁住房类并购项目。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共发行资产证券化类产品84.47亿元,成功发行首单绿色资产支持票据(ABN)。上半年累计销售基金3,253亿元,同比增长147.3%。票据贴现1544.2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30.81亿元,下降17.6%,由于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压缩票据融资规模。

农行中报还披露了农行旗下债转股实施机构“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截至2018年6月30日,农银投资总资产113.45亿元,净资产102.30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7亿元,与34家企业签署债转股框架协议,落地实施债转股业务合计531亿元。

建行:经营业绩全面向好 核心指标稳健均衡

“总体来看,建设银行上半年经营业绩全面向好,资产负债稳步增长,核心指标稳健均衡,不良率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在业界保持领先水平。”8月29日,建行董事会秘书、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介绍上半年业绩情况时表示。

建行中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建行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较上年末增加4940.09亿元,增幅为3.93%,考虑期初按新金融工具准则调整因素,实际增长4.05%,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

上半年,建行主动对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信贷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具体来看,该行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34907.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3.35亿元,增幅为3.97%。同时,建行严格实施名单制管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1279.81亿元;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为3601.2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为17461.80亿元。

在普惠金融领域,截至6月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912.89亿元,比上年末新增727.87亿元,同比增速达44.33%,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达86.85万户,同比新增38.34万户。组建“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近300家;建成个贷中心超过1500家。

建行行长王祖继表示,下一步,建行将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小微企业等民生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建行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建行不良贷款余额1987.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8%;关注类贷款占比为2.82%。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趋势逐渐巩固。对此,建行首席风险官廖林分析认为:“在建行存量信贷资产中,基本建设贷款与住房按揭贷款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且质量都很高,对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且这一趋势将不会改变。”

黄志凌介绍,截至目前,建行已与3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签订了住房租赁合作协议,243个城市实现平台上线;与近1500家企业开展了租赁市场合作;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已累计上线房源35万余套,出租近9万套。下一步该行将把着力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证”方面提供信贷支持,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给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将更加注重通过公共平台建设为住房租赁市场健康、透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建行副行长张立林强调,由于居民个人在住房租赁市场中处于信息相对弱势一方,因此,建行有责任发挥金融机构自身优势,建设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公开、透明、简洁、有效市场的建立。

建行在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方面稳步推进:依托住房金融传统优势和“新一代”核心系统技术优势,在同业中率先推出住房租赁综合解决方案;搭建集五大系统于一体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携手政府、企业,合作打造长租社区;首次发布住房租赁价格指数、住房价格指数;成立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打造“要租房、到建行”服务品牌。

中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建行经营指标全面稳中向好。一是生息资产实现适度增长,结构优化和定价水平提升带动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16.32亿元,增幅达9.93%;二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持稳定,信用卡、对公新型结算等新兴产品实现较快增长;三是经营费用同比增幅达5.86%,与效益增长保持匹配;成本对收入比率22.15%,较上年同期下降0.1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良好水平。

黄志凌介绍,上半年,在零售方面,建行持续推进开放共享、价值共赢、数据互联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新零售体系建设,零售优先发展成效显著,零售贷款快速增长;在对公方面,该行注重培育对公交易性业务优势,交易性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此外,风险管理的加强也为良好经营业绩作出了贡献。据介绍,建行风险管理亮点可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成立国内大型银行首家风险计量中心,提升全面风险监控预警平台效能,强化市场风险和总行直营业务的风险管理,完善以反洗钱合规管理为重点的合规管理体系;二是强调不良资产管理效能;三是坚持审慎的流动性管理,各项流动性指标稳健,满足监管要求;四是持续加强资本管理,制定三年资本规划,积极推进资本集约化管理,资本充足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黄志凌指出,下半年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关注的特点:

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和去年下半年相比是显著的变化。

二是国内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趋势不会发生逆转,而且会稳步推进。

三是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将会继续加强,但是在监管的力度、方式、时机的把握上,会更加实事求是。

四是货币政策会保持适度,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对银行的经营环境产生正面的影响。

五是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进一步的加大,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几个方面都会对下半年银行的经营环境构成影响。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