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幼儿园内欢声雷动、鼓乐齐鸣,一场以“欢庆苗年·传承文化”为主题的2025年亲子活动热烈展开。家长与孩子们身着民族盛装,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趣味活动中共同迎接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感受丰收的喜悦与苗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苗年:丰收与文化的盛典
民族幼儿园举办2025庆“苗年”亲子活动
作为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彭水承载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年”不仅是苗族同胞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重要节日,更是民族情感与精神传承的纽带。幼儿园园长在活动开场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苗年’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让传统的种子在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
幼儿们正在进行舞狮表演
幼儿们用扁担担着农产品,喜庆丰收
幼儿们正在参加滚铁环趣味活动
幼儿们正在参加踢毽子活动
幼儿们聚在一起玩平衡车
活动现场,苗鼓声声震天响,舞狮跳跃展雄风。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踊跃参与踢毽子、滚铁环、射弩、竹铃球等十余项传统游戏。毽子在空中划出缤纷弧线,铁环滚过留下清脆回响,射弩场上的小选手们屏息凝神、瞄准靶心,竹铃球的碰撞声与欢呼声交织成一片……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活动,不仅让幼儿体验到父辈童年的乐趣,更让他们直观感受到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手作体验:劳动与智慧的启蒙
幼儿正在参加玉米手工脱粒活动
在“玉米手工脱粒”区域,孩子们围坐成圈,小手认真剥下金黄的玉米粒。一位苗族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玉米是苗家丰收的象征,粒粒皆辛苦”。孩子们通过亲手实践,体会到劳动的不易与收获的喜悦。一旁的民俗手工课上,亲子家庭共同制作苗族刺绣、剪纸等工艺品,五彩丝线缠绕出民族图腾,剪刀翻飞间诞生栩栩如生的图案。这些活动将美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让民族文化在指尖流淌。
家园社协同:育人的温情桥梁
家长们展示苗族传统文化项目“高山流水”
家长带领着幼儿们正在参加射弩比赛
本次活动不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家、园、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社区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苗鼓技法,家长与孩子共跳苗族歌舞,校园变成了传承文化的开放式课堂。一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陪孩子深入了解苗族传统。今天和他一起射弩、滚铁环,仿佛回到了我的童年,也让孩子明白了我们的根在哪里”。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彭水民族幼儿园长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苗族语言、歌舞、节日习俗融入日常教学。此次“苗年”活动通过情境化、互动化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增强民族认同感。一名小男孩举着亲手制作的芦笙模型骄傲地说:“我是苗家娃娃,要像爷爷一样会吹芦笙”!童言稚语中,文化自信悄然生长。
夕阳西下,活动在集体歌舞《苗家丰收颂》中落下帷幕。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上写满兴奋,家长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与期待。这场充满苗乡风情的亲子活动,不仅为孩子们编织了珍贵的童年记忆,更搭建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正如一位教育学者所言:“当传统文化与童心相遇,便点亮了民族薪火相传的星火”。(文/陈必勋 图/彭水县教委)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