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谭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李春顶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全球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参展商品涵盖了货物贸易商品和服务贸易商品,其中货物贸易包括智能和高端装备、消费电子和家电、服装服饰和日用消费品、汽车、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等6个领域;服务贸易则包括新兴技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等领域。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也是今年我国的四大主场外交之一。与其它贸易博览会通常要求的境外产品占比30%左右不同,此次进口博览会严格执行“双境外”原则,即参展的必须是境外企业,商品必须100%来自境外,中国企业则主要参与采购和交易。另外,进博会上参展销售的进口展品还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进口博览会在全球都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平衡贸易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背景与目标
近年以来,世界经济虽然不断呈现趋好的态势,但国际经贸秩序和规则正面临调整,“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涌动,国际贸易摩擦和投资保护层出不穷。尤其是今年,美国在全球发起了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贸易战的形势风起云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全球经济的脉搏。在全球经济遭受贸易保护主义带来不确定性风险的背景下,中国积极主动的扩大对外开放,以举办进口博览会为契机主动扩大进口,建设进口博览会这一开放性的合作平台,为世界提供全球化的公共产品,体现了负责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主席在2018博鳌亚洲论坛等多个重大场合,深刻阐述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立场,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决心;明确指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市场的巨大红利。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助推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实现中国经济腾飞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样的背景下,扩大进口战略应运而生。7月9日,商务部等2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优化进口结构促进生产消费升级、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积极发挥多渠道促进作用和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条件,而办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发挥多渠道促进作用的重要方面。
可以说,举办进口博览会、积极扩大进口,一方面是提升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升级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平衡对外贸易、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必要选择。
功能与作用
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先是向世界各国表达了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坚定态度。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指责中国的主要借口是贸易不平衡,披着平衡贸易的“外衣”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不仅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寻求国家之间在贸易失衡时的正确解决方案,也是对美国提高关税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的最好回击。正如商务部部长钟山所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充分体现了我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明确释放了反对保护主义、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
其次,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而搭建的又一个开放型合作平台。当前,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仍然面临风险,缺乏新的可持续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虽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但也产生并加剧了发展赤字与南北鸿沟。而在国际贸易规则和秩序环境上,由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对WTO的现有多边贸易体制存在不满,阻碍其作用的发挥,WTO正面临着被削弱乃至边缘化的风险。
在世界经济面临开放合作抑或保护主义、多边抑或单边的关键抉择之际,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带一路”、亚投行、中欧班列等一系列旨在促进包容性、开放型发展的公共产品,国际进口博览会则是中国为了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而搭建的又一个开放型合作平台。在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超越差异和分歧,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包容发展。中国利用巨大市场的优势,搭建了进口贸易博览会的开放型合作平台,匹配国外的产品和中国的需求,为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了中国力量。
最后,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方面从供给侧看,通过举办进口博览会,展示国外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等优质商品,有利于国内外企业近距离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从需求侧看,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入新阶段,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差异化,举办进口博览会有助于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让百姓在家门口以实惠的价格买到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
未来发展方向
首届进口博览会已经拉开了中国扩大进口的序幕,后续的发展将更加完善,作用也会逐步显现。进博会将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平台,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所述,“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未来进博会一定会在规模、产品、空间和时间上都会不断发展和调整,依据进口的需要以及国外市场的情形确定博览会的规模、重点的产品,博览会的空间可以不断增加,展会时间会逐步延长,甚至可以每年举办多次博览会。
进口博览会是一个窗口,紧随其后的将是源源不断的进口贸易活动。随着更多的国外商品与服务涌入中国,一定会给我们在生活消费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而且也会让众多愿意与中国发展商贸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从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受益良多。它不是中国一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
进口博览会作为中国扩大进口战略的一项政策措施,将成为全方位进口开放新体系中的重要平台。2018年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扩大进口的措施,7月1日公布了降低进口汽车的整车和零部件关税的决定,将整车进口关税降到15%,而将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6%;11月1日又降低了1585个税目工业品等商品进口关税税率,将部分国内市场需求大的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等机电设备平均税率由12.2%降至8.8%,纺织品、建材等商品平均税率由11.5%降至8.4%,纸制品等部分资源性商品及初级加工品平均税率由6.6%降至5.4%。中国关税总水平将由2017年的9.8%降至7.5%,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4%。
未来进口博览会的发展方向定位将是服务于扩大进口的战略。按照《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未来中国在扩大进口上将采取一系列新举措。一是优化进口结构。将支持关系民生的产品进口;落实降低部分商品进口税率措施,完善免税店政策,扩大免税产品进口;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增加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增加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二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作为重点开拓的进口来源地;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扩大进口;落实从最不发达国家进口。三是多渠道促进进口。推动对外贸易与投资的互动;创新进口贸易方式,复制推广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经验。四是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培育进口促进平台;优化进口通关流程,降低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外贸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中国首创的进口贸易展销平台,是主动扩大进口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必将惠及中国和全球。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