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12月12日,2018信用北京诚信建设万里行暨(第四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聚焦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要求,探讨信用改善环境的新方向,旨在高度梳理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亮点,集中展示京津冀、北京市及中关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助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陈洪宛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着力推进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的构建,谋划了一系列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制度,营造了浓厚的区域氛围,顺应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新时代对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迎来了全面发力、全面升级、组合推动的新时代,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合作,大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杨秀玲表示,当前北京正处于推动减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将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诚信建设万里行”接力活动的工作力度;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推动信用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探索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出台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政策;建设“1+N+X”信用支撑体系;加快政务诚信建设;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希望和兄弟省市联合推进试点工作,共建京津冀联合惩戒示范区,携手打造京津冀信用品牌。
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理事长段宏伟发表了《架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用体系》主题报告,并做2018《中关村企业信用发展报告》内容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中关村企业信用能力得分从72.34增长到73.66,实现了企业规模效益与信用建设的同步发展,为中关村高质量发展垫定了信用和效益的“双保险”。中关村基于信用体系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在持续推出并呈现出日益加速的势头。
据段宏伟介绍,信用体系建设是中关村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关村坚持“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的思路,通过信用评级、融资担保、信用贷款、信用保险、政府贴息等措施和手段,逐步培育出一批信用记录优、创新水平高、成长速度快的企业群体,形成了创新+信用双高地模式,在全国形成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7年,中关村加快深化投贷联动、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设,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通过资金和政策的杠杆效用助力企业的创新发展。
如何架构助力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信用体系?段宏伟认为有四个方面,固基础、抓示范、促创新、强服务。一是营造助力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信用环境;二是推出信用应用示范工程,更好地开展信用培育工作;三是加大对金融科技和信用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四是促进信用服务业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段宏伟强调,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未来会从多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针对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特点和征信难点,不断创新信用服务模式,与专业机构紧密合作,推出更加具有中关村特色、更加符合中关村发展实际的信用产品,共同描绘出更加美好的信用应用图景。
此次论坛上,在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联合科技金融创新服务联盟共同发起了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行动。信用领跑行动得到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和支持,将通过聚集一批专家,建立一套标准,推进一系列应用,培育一批企业,激励一批典型“五个一工程”和领跑行动各项活动的推进开展,将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合作,引入市场资源,通过针对信用状况优秀企业的联合激励行为,引导市场配置资源,为守信者提供更多“绿色通道”,激励守信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据悉,本届大会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