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现场
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重而又悲痛的日子里,社会各界民众代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共同悼念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抗战将士、民族英雄及国际友人。据悉,这也是自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抗战馆连续五年举办的相关悼念活动。
来自市委统战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四个一活动”学生、北京华益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各界近500人参加了当天的纪念活动。全体人员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默哀一分钟,同时依次走进抗战馆序厅向遇难同胞、抗战英烈敬献鲜花,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各界代表随后参观了《“翰墨铭历史 书画颂未来”——何宝森先生抗战爱国题材光墨作品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致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李宗远表示,此次举办何宝森先生抗战爱国题材光墨画展,就是希望在公祭日立法五年之际,通过艺术之美点亮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思想,警示世人,牢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悼念长眠地下的遇难同胞亡魂,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活动现场何宝森先生将精心创作的抗战题材主题作品共22幅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永久收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何宝森先生颁发了收藏证书,并表示将认真挖掘这些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何宝森先生(右二)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作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何宝森颁发收藏证书
此次展览分为“抗战风云”“大好河山”“高风亮节”“岁月静好”四个部分,分别展示了光墨画法在人物、山水、花鸟等不同题材方面的表现。这些作品中有抗战人物的坚毅、有祖国山河的壮美、有花木草石的隽秀、也有房舍阡陌的悠然……大开大合的意韵美与细节精妙的形式美相得益彰,光色墨韵流动其中,顿生华彩。每一幅作品都体现着这位老艺术家的精妙构思和思想内涵。其中,抗战风云板块中何宝森先生开创性的用光墨画法表现人物肖像,既有写实性又有艺术性。主题作品《长城落日》长188cm高98cm,巧妙地将卢沟桥、铁路与长城紧紧的交织在一起,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性格和寸土不让的抗争精神。在这幅作品的创作上,何先生摒弃了传统中国画的构图模式,转换了传统中国画的时空意识,具有构图奇崛,立意新奇,内容丰富的特点。他把人物、建筑、动物、机械等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利用色彩的勾、拼、点、拖、泼、淌、染等技法把这些元素整合在一个大的环境里,达到了画面的和谐统一。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2月27日闭幕,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何宝森先生光墨画研讨会”。
何宝森先生部分作品:
赵一曼
戴安澜
傅作义
并蒂莲
水乡人家
长城落日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