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谢智华 王哲 报道)2月28日,第206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福建银保监局党委书记亓新政以“精准施策 多方联动 福建银保监局引领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为主题,介绍了福建银保监局引领辖区银行业保险业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主要做法。一同参与本次发布的还有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海、莆田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金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毫不动摇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2019年2月22日,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多次强调要加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力度,助推民营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近期,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福建一以贯之地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当前关键时期更是把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在加强监管政策引领、促进多方联动协调、助推银企精准对接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怎么看”
民营经济在福建经济总量中占重要位置。“爱拼才会赢”是溶在福建民营企业家血脉中的特质。截至2018年末,福建省民营企业114.15万家,占全省企业数的92.36%;规模以上民营企业1.4万家,约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80%;此外还有个体工商户254.02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7.2%,提供了70.5%的税收,贡献了73%的科技成果,吸纳了82%的就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福建民营企业活力强,拼劲足,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2018年民营投资仍增长19.2%,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7.8%。对于福建而言,民营经济始终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始终是全省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动力所在。从金融体系来看,近年来福建银行业保险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也聚焦于普惠金融,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已经成为银行保险机构拓展客户群体、提升市场占有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增长点。
福建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三座大山”,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这三座大山在福建民营企业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融资的高山”,一方面,企业时常抱怨银行没有完全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隐形壁垒,没有真正形成与民营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信贷模式;另一方面,银行对企业也存有顾虑,觉得服务民营企业风险大收益低,担心出现不良贷款被问责。因此,要从根本上跨越民营企业融资高山,需要从供需两侧同时入手,既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民营企业需求的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也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
福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现阶段“怎么样”
近年来,按照中国银保监会的统一部署,福建银行保险监管部门立足省情,持续推动发展普惠金融,在引领改进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与成果。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若干意见》出台后,福建银保监局紧紧围绕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的稳、改、拓、腾、降五大方向性原则,结合福建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出21条有力措施,推动福建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十项“升级行动”,努力实现“六个一点”目标,即:信贷投放足一点,稳步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在新发放公司类贷款的比重;贷款期限长一点,鼓励根据企业需求发放中长期贷款;担保要求软一点,灵活运用无形资产作为抵质押物;业务审批快一点,探索实施“限时审结”承诺;资金支付活一点,风险可控前提下合理扩大自主支付范围;服务价格低一点,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机构进一步主动扩大降费范围。
为强化监管引领,2017年,福建银保监局在全国首创了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同时每年根据金融形势和监管重点工作调整评价指标体系。例如,2018年单列了“制造业信贷客户数量”“小微贷款”等重点考核指标,2019年还将增加与民营企业贷款相关的指标,进一步明确监管导向。此外,构建了各级监管部门监督引导、银行业协会指导协调的“双线推动”机制,积极引导银行业债委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精准发力,帮助困难企业扭亏、转型、发展,有力支持了一批重点民营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以点带面推进辖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福建银保监局积极引领福建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在全国首批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积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资金“无缝对接”,至今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续贷2959.83亿元,节约企业融资成本超过41亿元。2015年,福建银保监局着手推进“银税互动”机制,目前已在县域层面全面铺开,先后共有19家银行业机构签订银税合作协议,创新推出50余款银税合作产品,累计为1.37万户小微企业发放银税合作贷款292亿元,2018年全省纳税信用评价户数同比增长303%,有13家机构接入省税务局“银税互动平台”,实现银企双方线上高效对接,真正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此外,还在辖区8个设区市全面推广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2018年累计支持115家小微企业新增增信融资1.75亿元。
2018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福建银保监局迅速着手建立福建银行业保险业服务民营企业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一方面,主动加强与省工商联、企业家联合会等“需求方代表”的沟通联系,倾听服务诉求,找准服务短板;另一方面,积极深化与省法院、工信厅、税务局等“供给侧”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探讨政策瓶颈,研究推进措施,加快完善信用信息平台等重点配套机制建设。
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辖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突出体现在:
一是信贷投放更加充分。辖区民营企业贷款占公司类贷款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达65.55%;小微企业贷款连续多年全面完成银保监会任务目标,2018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8.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31个百分点, 贷款户数85.48万户、同比增加18.52万户。
二是融资成本更加合理。辖区法人银行机构2018年四季度的普惠型小微贷款利率较一季度下降0.68个百分点;全辖全年减免民营企业服务收费132项、让利6.94亿元。
三是内生机制更加完善。2018年辖区银行业机构改进尽职免责管理措施191项,调整优化审批权限297项,努力构建“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
四是跨部门联动更加紧密。在制定服务民营企业的指导意见时,吸收省工商联和中小企业联合会提出的优化支付方式、推进限时审核等多项建议。针对法院提出的优化房产抵押登记,提高民企贷款纠纷审判效率的问题,走访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商请完善房产他项权证登记内容,商请改进与无还本续贷业务相关的抵押登记手续及流程,解决潜在的抵押物悬空问题。此外,积极配合省发改委启动“金服云”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动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下一步“怎么办”
下一步,福建银保监局将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继续为福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添薪续力、营造环境,助力福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形成政司银保企命运共同体。按照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要推动银企双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思想”的要求,进一步用好用实政司银保企联合化险机制、服务民营企业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债权人委员会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手段,积极推进联合授信试点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打造良好外部环境,构建各方权责共担、互惠互信、共同成长的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评价机制,统筹发挥银行业保险业的比较优势和协同效应,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梗阻瓶颈,推动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联动协同,持续完善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联动相关部门逐项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加快解决一批企业与银行保险机构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共同打造支持银企共赢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同时,积极探索将联席会议机制推广至银保监分局层面,推进各项金融服务政策更有效地在基层落地实施。
优化金融服务,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点。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从服务供给侧入手破除供需壁垒,更加有效、精准地提供金融服务。在服务理念上,要重拾“店小二”精神,加快从“坐商”向“行商”转变,深入市场,贴近企业,通过主动向企业问经营、问需求、问建议,会诊梗阻,共谋发展,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服务手段上,要充分融合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来精准识别和挖掘潜在的企业客户,基于不同经济业态开发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在服务外延上,要持续深化银保合作,充分发挥保险机构融资增信功能,不断完善“信贷+保险”服务模式,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问题。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