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曹慧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部真正崛起

发布时间:2019-03-10 12:31:0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 记者 王哲)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部地区要夯实制造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李克强总理也曾多次强调,湖南发展先进制造业、对接粤港澳具有优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落实和完善促进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曹慧泉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此次全国两会提出建议:支持设立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中部地区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支持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园区合作。

中部地区热切期盼承接产业转移

“近期,我们就国家如何支持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到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园区、企业走访,深入湖南的园区、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情况、听取基层和企业的意见建议。”曹慧泉告诉记者,从在湖南开展专题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园区、企业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充满期盼。

曹慧泉介绍说,调研情况显示,制造业崛起才能真正支撑中部崛起。株洲、娄底、衡阳、湘潭、岳阳、邵阳等享受比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城市,由于国家“一五”、“二五”、“三五”和“三线建设”布局了一批制造业项目,当时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中车、湘钢、涟钢、巴陵石化、湘电等项目至今仍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湖南在2018年引进了美国惠普、伟创力、德国施耐德、大陆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

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各种发展条件都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如近年来,湖南大力推进创新创业“135”工程建设,2018年开始又致力于打造创新创业“135”工程升级版。湖南还是国家批准的创新型省份,长株潭是制造业试点示范城市群、湘南湘西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省拥有21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创新创业园区126个、标准厂房3977万平方米。基础设施也得到大力改善,境内通车高速铁路里程1396公里,居全国第4位,通车高速公路里程6419公里,城陵矶、霞凝港可以通江达海,黄花、荷花两个国际空港和6个支线机场已构成便利的交通物流网络。这些,都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对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并已积累宝贵经验。湖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输出大省。仅长沙市就拥有23所本科院校、34所专科院校,在校大学生67万。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管理阶层和技术骨干、技术工人中,湖南人是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之一。此外,湖南已经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工程机械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4家企业入围2018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国工程机械前5名湖南占据3席;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株洲,电力机车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部分技术在全球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四是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具有天然联系纽带。郴州、衡阳、永州等湘南地区紧邻大湾区,岳阳、常德、益阳等湘北地区是长江经济带中部重要城市。从近年来湘南三市主要产业园区引进项目看,来自粤港澳地区返乡创业的项目普遍超过80%。

东部地区加快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愿望强烈

曹慧泉对记者表示,与中部省份相呼应,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走访调研中,园区对加强与中部地区产业合作、企业对加快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意愿都比较强烈。

据介绍,东部地区看好中部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广阔空间。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园区发展情况看,不少园区土地开发强度接近极限,标准厂房入住率达到100%,扩能发展严重受限,已经纷纷出台投入产出比政策加快腾笼换鸟。先进制造业普遍利润率较低,对生产场地要求较高,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转移。中部六省总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0强,土地投资开发强度相对较低。湖南规划的创新创业“135”工程产业园区,土地开发强度均在50%左右,标准厂房入住率在80%以下,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看好中部地区强大内需市场辐射能力。曹慧泉说,东部地区部分出口企业负责人在调研时表示,由于欧美人口与消费相对稳定,市场扩容空间相对狭小,将把发展重点转移到满足国内中高端需求上来。中部地区拥有总人口约3.6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强,内需市场提质升级空间巨大。由于制造业所需原材料和制成品一般体大量多,物流运输成本占企业运营成本比例较高,转移到中部地区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东部地区还看好中部省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营商环境也得到明显优化。如长沙2018年城市营商环境排名从第20名跃升至9名,软环境指数从第31名上升至全国第2位且房价相对较低,已经吸引伟创力、中信戴卡、百度、360、深信服等落户湖南。

另外,一些籍贯在中部省份的企业家回乡创业、管理与技术骨干回乡发展的情怀日益浓厚。令曹慧泉印象深刻的是,在广州、深圳等地调研时,不少原籍在湖南、江西等地的企业家和技术骨干表示,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综合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回乡发展可以实现事业发展与改善生活条件、照顾家庭、事亲尽孝等愿望的较好结合,回乡发展意愿越来越强烈。

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开放发展,湖南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创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安排部署。在过去两年的全国两会上,湖南代表团都向国务院提出批准设立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湖南企业在铁矿石、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国际贸易经典案例,许多企业对此长期呼声较高。”曹慧泉告诉记者,“建设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还能充分发挥湖南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入海的枢纽作用,破除制约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障碍,有利于形成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曹慧泉还提出,应支持中部地区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中部地区产业门类齐全,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现代装备和高技术产业实现持续高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曹慧泉具体介绍说,如长株潭衡城市群,正在致力于把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把电子信息、新材料、消费品工业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建议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支持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的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曹慧泉还提出,建议由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政策,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园区合作。鼓励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合理协商共建各方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分成、GDP核算等利益分配比例,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最大限度激发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推进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根据东部地区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趋势的需要,结合中西部产业园区特点,由中央部委出面协调撮合东部产业转移项目,建立起龙头企业+配套、总部+加工基地、研发平台+项目孵化等紧密合作共建模式,推动产业链跨区域精准配套,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支持共建园区工作结对,将东部地区园区管理、运营、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理念和手段向中西部地区推广,全面提升中西部园区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