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谢瑞锋)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外商投资法》已然呼之欲出,它对中国高水平、全方位开放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十三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安七一认为,该法一旦通过施行,实质上是“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得更开了”,来自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会伴随着外商的投资和项目在中国扎根。
安七一委员表示,在当前世界各国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的形势下,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全面开放带来的影响,“我们在此时此刻打开大门,事实上也在引领着国际规则。我们在学习别人规则的同时,也在提出自己的标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已经不可能离开中国的声音了。所以,这种开放是双向的,不仅是将外商外资‘引进来’,也是我们中国声音、中国标准‘走出去’的一个难得机会。”
安七一委员极为关心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他表示,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的经济体系是紧密相连的,在《外商投资法》开始施行的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西藏60年来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建设成就有目共睹,而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西藏经济飞速发展的40年。安七一委员说:“除了中央的政策、国家的支持、全国人民的帮助以外,西藏人民也在自力更生,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化、适应发展的规则,而且找到了自己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发挥西藏的产业特色优势,尤其是西藏的高端旅游业大有可为。”
安七一委员说:“去年我带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就西藏的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前西藏旅游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是西藏旅游业正处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爆发期。西藏作为地球第三级,壮美的山川、古老的文化、淳朴的民风、清凉的气候、清洁的空气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对全国和全世界的吸引力正快速上升。二是从发展方式看,西藏旅游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提升型转变的关口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西藏旅游业之间的低端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低价团、零负团费等旅游乱象正在向西藏蔓延,旅游欺诈、旅游商品造假等现象开始增多,游客满意度居于全国后列,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西藏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三是从旅游功能看,西藏旅游业正处于从单一经济功能向综合型社会功能转变的过渡期。西藏旅游业以其改善民生、促进开放、保护生态、维护稳定、促进民族交流等综合效应,正成为贯彻中央治边稳藏战略思想的重要抓手。”
安七一委员认为,“《外商投资法》的施行一定会迎来整个中国的大发展,当外商在中国发展的时候,会更关注青藏高原。我们还可以吸引外国投资者来投资旅游业,让西藏成长为世界级特色高端旅游目的地。而我们目前的任务,也是研究高端旅游和大众旅游有机结合,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等细节问题,将旅游开发、脱贫攻坚与群众参与、政府服务结合起来,藉此让经济迅速增长、民生改善,让公共设施完备、服务完善。”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