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顺风车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专家呼吁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发布时间:2019-03-18 16:35:3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2018年相继发生的两起“顺风车”恶性案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自此不少人谈“顺风车”色变。目前我国顺风车发展遇到了哪些瓶颈?如何守护安全这一底线?3月16日,由城市智行研究院主办的顺风车健康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相关政府官员、业内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探讨。

回归顺风车本质:真顺路和低定价

何谓顺风车?事实上,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号)就明确了鼓励并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的政策导向:私人小客车的合乘,也叫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者是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根据58号文,我们可以把顺风车的本质特征归纳为两点:一是非营利,不以赚钱为目的;二是以车辆拥有者、驾驶者的出行目的为前提,而不是以为别人服务为目的。”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原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说。

“顺风车的经济特征是属于共享经济,这种共享经济具有分摊出行成本,或者是免费互助的特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晖认为,但顺风车不是网约车,从产业特征来看,它应该属于信息业,不属于交通业,从法律上来看,平台、乘客,车主三方之间的关系属于居间合同(又称中介服务合同)关系。

嘀嗒出行联合创始人李晓帅坦言,业内从业者一定要严格按照58号文的规定,遵循顺风车的本质来开展顺风车业务,而不能打着顺风车的幌子来跑运营。回归顺风车的本质特征必须坚持真顺路(车主有自我出行需求和预设线路)和低定价(平台不能以盈利为噱头招徕车主,更不能以抽成为导向推高顺风车价格)两个核心要素。

合规安全底线如何守?

目前,顺风车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也就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合规安全底线问题。如何破解这一瓶颈问题呢?

陈晖认为,顺风车的合规安全底线问题主要涉及信息安全、公共安全和运营安全三个方面。因此,也应从这三个方面下手也解决。

在陈晖看来,一是加强国家层面的立法,现在国家层面没有相关法律,没有行政法规,行业层面没有部门规章。地方层面,现在的法规和规章也是缺失的,只有一些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指导。既然顺风车现在全民关注,我们就需要在国务院层面来制定一个行政法规。

二是加强资本的管制。顺风车有大量的资本进入,资本进入肯定是好事,但如果缺少规制,资本进来以后,就会过多的去考虑流量,考虑估值,就会忘了顺风车的初心,所以资本的管制方面要加强。

三是对于三方的管理要加强,加强对于一些细节的管理。从信息安全、公共安全、运营安全三个角度筑牢安全底线。

“顺风车的安全问题,其实我们要回到三方,顺风车平台、车主、乘客三方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或者各方和各方到底是什么关系,然后才会是安全责任的问题。”陈晖说。

李刚则认为,顺风车平台首当其冲承担着最大的责任,因此,平台的顺风车必须合规,不能借顺风车搞非法运营。加强顺风车安全管理,必须标本兼治。平台合规经营,根绝非法运营是本。强化安全技术,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是标。

让公众有序参与顺风车治理

谈及顺风车行业自律和社会共治,陈晖认为,一方面可以建立企业联盟,制定自治规范;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公众充分参与的监督体制,政府的监管要透明,平台的合规化、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要公开,包括舆论监督等各个方面也都要公开。

中国交通报社副总编辑陈林表示,顺风车目前存在着很大的监管空白,亟需有关部门迅速的行动起来,让顺风车不要再游走于灰色地带,而是要跑得又好又安全,真正让我们的百姓受益。

陈林呼吁,要进一步突出共享的定位和公益的属性,顺风车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其产生之初也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这是其得到各方认可的两大原因;明确监管的主体和监管的责任。目前有关部门应该对顺风车问题重视起来,尽快的行动起来;明确监管的牵头部门和具体监管责任,帮助顺风车驶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厘清平台的责任和个人的义务;明晰行为的边界和服务的规范;完善安全的措施和保险的保障。

“要让企业、政府、相关公共部门、公众等有序参与顺风车治理,这样才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李晓帅如是说。

此外,上述专家一致认为,要制定顺风车的行业标准,把国务院关于顺风车的科学定义具体化,让平台的“家法”让位于“国法”,让顺风车治理的话语权回归政府和社会,这是顺风车最可靠的安全保障,也是避免新业态野蛮成长的根本路径。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