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海外公共安全与合作蓝皮书:海外公共安全与合作评估报告(2019)》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蓝皮书对海外公共安全的既有理论研究与现实发展,海外公共安全合作的趋势与挑战进行了总结分析,对中国人“走出去”涉及的人身安全,对企业“走出去”涉及的投资安全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对海外公共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如“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公共安全问题、恐怖主义对海外公共安全的威胁、海外政局变动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海外领事保护问题、危机管理机制问题,以及海外安保机制与构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蓝皮书指出,传统型安全风险和多种未知型安全风险交替出现,使中国公民在海外遭受风险的概率增加。一是中国公民自身违法违规事件导致的安全风险加大;二是“电信诈骗”“虚拟绑架”成为新兴风险;三是海外自驾的出行方式危险系数升高;四是海外安全事件当事人低龄化。
针对企业,蓝皮书指出,中国的企业既要看到海外市场存在的无限商机,也要意识到海外投资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努力做到未雨绸缪,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中国商务部在2015年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中列举了4类中国企业在东道国可能遭遇的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自然风险。其中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属于广义的营商环境,经济学家情报中心、环球通视、国际国别风险评级指南机构以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布的国家风险报告都更偏重对此类风险做出判断。而经济政策风险则以世界银行定义的营商环境指标来衡量更为可靠。世界银行每年发布《世界营商环境报告》,对全球19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营商环境进行排名,主要考察的是企业的“可获得性”,即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获得必要政府公共服务、司法服务的可能性,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这更接近于狭义的“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