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俄关系“大厦”越建越高、越建越牢

发布时间:2019-06-05 15:35:2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俄关系再次吸引全球关注,进入高光时刻。

习近平主席于6月5日至7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此访必将推动中俄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

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中俄关系历久弥坚。从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发展成为当今国际关系领域的突出亮点。

70年来,中俄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对大国关系。普京总统表示:“当前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习近平主席指出:“高水平的中俄关系造福了两国人民,堪称当今世界大国、邻国和谐共处的典范,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面对当前复杂深刻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如何进一步巩固并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密切高层交往,深化双边各领域交流,深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和地区事务沟通协调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值得我们思考。

中俄关系“大厦”越建越高、越建越牢

这座大厦每年都在绘就日新月异的色彩

坐落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面朝大海,宛若一艘洁白的帆船。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邀请996名地震灾区中小学生来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在这里,他们受到精心照料,渐渐从灾难的阴霾中走出来,重建心灵家园,拥抱多彩天地。2018年9月,数十名四川灾区孩子代表重回“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共赴“十年之约”。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曾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台上讲起“海洋”的故事:2010年,他曾访问“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中国孩子亲身体会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友爱和善良,这应验了‘大爱无疆’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

“海洋”的故事是中俄友谊的一段佳话。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第二天,苏联决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中俄关系7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海洋”这样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派大量专家来华工作,支援新中国经济建设。为解决苏联专家在北京的居住问题,195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为苏联专家建设招待所,这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友谊宾馆。今年4月,就在友谊宾馆,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举行了2019年的首次会晤,普京总统还在这里接受了清华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这是有历史传承的。过去中苏友好,之后关系恶化,再到实现正常化,这些历史经验让我们知道交恶一定会延缓两个国家的现代化步伐,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之间要互相尊重、世代友好。”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周伟萍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随后中俄两国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992年12月,中俄签署了《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互相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1994年9月,中俄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俄两国决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建立中俄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

2010年9月,中俄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并发表《中俄两国元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2011年6月,两国元首共同宣布致力于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2年6月,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互信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3年3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4年5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提出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2018年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普京总统将俄中关系比作一座大厦,这座大厦每年都在绘就日新月异的色彩,不断筑成新的楼层,“大厦越建越高,越建越牢”。

“7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头,对于人的一生来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段,这样一个数字,让我们想起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国先哲的这一观点对两国关系来讲也很有借鉴意义。”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说。

元首外交推动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

两国元首的真挚友谊,对两国各领域合作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

2017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访问期间,普京总统向习近平主席授予了俄罗斯国家最高奖章“圣安德烈”勋章:“我非常荣幸地将俄罗斯国家最高奖章‘圣安德烈’勋章授予我们最伟大的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对此,习近平主席表示:“我将珍藏这枚象征着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勋章,这不仅是给予我个人的荣誉,更体现了俄方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我们对中俄关系发展充满信心。”

一年之后,2018年6月8日,习近平主席向普京总统授予了中国首枚“友谊勋章”。习近平主席强调,这枚沉甸甸的“友谊勋章”代表了中国人民对普京总统的崇高敬意,更象征着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伟大民族的深厚友谊。站在新起点上,我愿继续同普京总统一道,秉持睦邻友好、战略协作、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引领中俄关系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普京总统表示,这不仅是给予我个人的最高荣誉,更体现了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中国人民对俄罗斯人民的深情厚谊。我们珍惜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战略合作的坚实基础是两国元首之间的友谊和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我将珍藏这枚意义非凡的勋章,并愿同习近平主席携手努力,共同致力于俄中繁荣昌盛。

这两枚勋章是中俄两国深情厚谊的象征,也是两国元首真挚友谊的体现。

以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为开端,中俄两国元首开始了密集见面,到今年4月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6年间,从这对“老朋友”会面了29次。这其中,既有双边互访,也有在出席重大国际组织会议时展开的双边会晤,从经贸合作到文化交流,两国关系到世界局势,两人高密度聚首已成为“常态”。

2013年3月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习近平主席赠送的精美沈绣《普京总统肖像》,令普京赞不绝口:“太传奇了,太美,太不可思议了!”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时,普京总统带来一箱俄罗斯冰淇淋作为礼物。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向普京总统颁授“友谊勋章”当晚,两人一同乘坐高铁前往天津观看了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

习近平主席说:“我同普京总统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和良好的个人友谊,保持年均5次会晤的频率,共同引领和规划两国关系发展。”普京总统也对两国元首之间的良性互动予以高度评价,他称习近平主席为“很好的朋友、非常可靠的伙伴”,并将两人之间的协作称为两国关系发展毋庸置疑的驱动器,“我珍视我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有利于我们开展从政治、贸易到军事技术和人文交流所有领域的双边合作”。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看来,元首的个人外交和高层外交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两位领导人的真挚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着“定盘星”的作用,堪称国际舞台上大国外交的典范。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撰文指出,这种高水平、高频率、高质量的元首外交,在大国交往中绝无仅有,不仅显示出双方对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度重视,而且对两国各领域合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

中俄元首的战略引领和密切交往是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强劲动力,中俄务实合作驶入“快车道”,为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能。双方政治互信坚实牢固,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双边贸易额去年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扎实推进,农业、金融、科技、网络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迅速发展,两国合作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中俄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发挥重要作用,共同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共同推动金砖国家合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两国关系不仅有坚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作支撑,还有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做支柱。”杰尼索夫表示。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

两国关系已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今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来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做客,与大使馆的中方外交官共庆2019年中国农历新年。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表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春节一定要与家人、亲友共同庆祝。梅德韦杰夫此行生动体现了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诠释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俄政府新闻局称,“这是配合双方建立外交关系70周年之举,并且彰显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意义”。俄外交部外交学院院长巴扎诺夫指出,梅德韦杰夫造访中国驻俄使馆凸显了俄中的亲密关系和两国关系的重要性。

从梅德韦杰夫总理“过中国年”这个视角,就可以充分看出中俄关系的友好亲密。正如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所说,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中俄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的检验,日益显示其坚韧性和稳定性,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和穿透力。

此次访俄,习近平主席将同普京总统全面总结过去70年两国关系发展经验,对未来中俄关系发展作出战略规划,推动两国关系提质升级。外交部副部长张汉晖表示,此访将夯实中俄关系政治根基,确认在涉及彼此核心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给予更大支持,确保两国关系不受任何国际风云变幻影响;为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开启新前景,把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正在稳步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

“纵观中俄关系史,不难发现4个因素推动中俄关系一直健康平稳发展。第一,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非意识形态化,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核心准则,也是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的保障。第二,两国关系建立在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基础上。第三,两国关系始终保持互相尊重、互利平等的关系,不断将两国关系推向新高度。第四,两国关系已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对维护与推动欧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维护世界稳定与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韩璐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在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前,第五届中俄智库高端论坛、庆祝俄中建交70周年论坛等活动相继在莫斯科举办。与会的中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站在两国建交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关系定能实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中俄友好大厦不是纸糊起来的,不是用砖砌起来的,而是用‘超高强度钢铁’构建起来的,是两国的民心凝结而成的,是雷打不动、任何外力所摧毁不了的,而且我们双方还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地加固。”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戴秉国由衷感慨。

“俄中双边交往成绩巨大。我们和中国同事有一个共识,就是彼此尊重,尽快找到办法解决问题。”俄罗斯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季诺维也夫用中文说,“俄中友好任重而道远。”他认为,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伙伴关系内容不断丰富。俄中之间的合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俄中将继续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本文刊发于《中国报道》2019年第6期

记者 徐豪 张利娟 左琳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